L3立法试水都涉及哪些领域?又会给自动驾驶产业带来哪些影响?
2022-07-11
来源:潜力变实力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自动驾驶从最开始的各种技术突破到现在开始进入缓慢落地的爬坡期。造成这种缓慢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自动驾驶技术可行性、政策法规、隐私安全等方面。那么L3自动驾驶汽车合法上路对自动驾驶有什么影响呢?
近日一则支持L3自动驾驶汽车合法上路的消息,让行业内的参与者无比兴奋。6月23日,深圳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的出台,目的是解决自动驾驶在落地方面的立法政策困境,明确大家最关心的权责划分、隐私安全、使用管理等问题。
《条例》不仅给地方自动驾驶产业带来巨大利好,对于整个国内的自动驾驶政策与立法来说,也具有参考与示范意义。
那么它具体都涉及哪些领域?又会给自动驾驶产业带来哪些影响?
高等级自动驾驶:再见了,安全员
《条例》共10章,涵盖了道路测试、准入登记、使用管理、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交通事故及违章处理等共计六十条具体规定。虽然仅有七千余字,但明晰了政策法规中关于自动驾驶行业几乎所有模糊之处。
《条例》先是对自动驾驶车辆的级别进行了定义,其中提到,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包括有条件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完全自动驾驶三个技术等级。关于这些等级的车辆如何上路,《条例》作出了明确规定。(注:汽车类产品进入市场的前提是获得市场的准入管理,但智能网联车这类新事物没有相应的准入标准与制度,后续进一步的销售、注册登录、上路行驶也就无从谈起。)
《条例》对市场准入的部分情境放宽了标准,规定了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及准入条件豁免条件。例如深圳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制定公布前,智能网联汽车因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原因,不能满足道路机动车辆产品准入条件的,实行产品相关准入条件豁免制度;智能网联汽车经登记取得登记证书、号牌和行驶证后,可上特区道路行驶。这也意味着L3级别的智能网联车辆在得到登记证书与号牌等证牌后,就可以上路了。
在测试及安全保证方面,《条例》也对测试区域有了明确的规定。测试道路涵盖了高速、城市快速路、开放道路以及其他允许社会车辆通行的道路;同时在车路协同基础设施较完善的区级行政区,可在申请评估程序后全域开放道路测试。这也是整个条例的亮点之一,支持了以往处在模糊领域的L3级自动驾驶的全域通行,包括高速、城市开放道路和泊车域,以及对商业化运营的放开。
对于自动驾驶汽车强制配备驾驶安全员的问题,《条例》也最大程度放宽。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应当按照规定配备驾驶人,驾驶人应当持有相应车型的驾驶证,高度自动驾驶和完全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可以不配备驾驶人。
据外媒《BIMMERPOST》近日报道,宝马可能会在明年晚些时候,在中国和欧洲市场为全新一代7系 (G70,暂未上市)特定车型提供 真正的L3级自动驾驶,而全新一代5系 (G6X,尚未发布)特定车型也在此范围内,但据称要等到2024年7月才支持。 自动驾驶,作为电动化时代备受关注的科技,动不动就听见有的品牌叫嚣L3、L4级,而“坚守”L2级许久的宝马奔驰也一直被“催更”。随着奔驰上个月在欧洲市场向消费者提供L3级自动驾驶后,宝马这侧消息若实现,至少证明从安全性和可靠性出发,已经经过了反复验证。
据报道,宝马新的L3级自动驾驶或将命名为“Personal Pilot”,熟悉宝马驾驶辅助系统的朋友一定看出了区别:从多年前配备增强型驾驶辅助系统 (5AT) 开始,宝马就将其驾驶辅助科技在大类上称为“BMW Personal CoPilot” (BMW智能驾驶) ,随着技术进步,如今配备自动驾驶辅助系统Pro (5AU) 的宝马便升格为“BMW Personal CoPilot Pro”。很显然, 从Personal CoPilot到传闻中新的Personal Pilot,少了“Co”(协作),意味着系统将替代驾驶者完成更多驾驶操作。 但 关于这 套新 系统, 目前没有任何 具体描述和功能介绍。
宝马是时候推出L3级自动驾驶了?
宝马集团驾驶体验高级副总裁Nicolai Martin博士曾表示,自动驾驶只为一个目的服务:让驾驶更加安全且舒适。对于L3级自动驾驶,Nicolai Martin博士说:“在绝对安全并且提供更多价值之前,我们是不会在车辆中提供L3级自动驾驶的(驾驶的职责从人转移到机器)。系统必须在极端情况下都能做出安全的反应。
随着汽车智能化趋势日益凸显,汽车算力需求呈现指数型增长。芯片是自动驾驶的“大脑”,越高级别的自动驾驶落地,越需要大算力的芯片做支持,自动驾驶芯片的赛道便逐渐形成。
在高手林立的自动驾驶芯片赛道上,黑芝麻智能作为国内初创型自动驾驶芯片公司脱颖而出,成为博世在国内投资的第一家自动驾驶芯片企业。
“黑芝麻智能的核心芯片是基于我们自主研发的两大核心IP打造,而IP正是自动驾驶芯片技术差异化的关键。”杨宇欣表示,“从核心IP做起对于一个创业公司来说,早期来看似是绕了弯路,但多年发展下来,我认为在特定的发展阶段——慢就是快。”
与此同时,黑芝麻智能也是第一个实现国产大算力芯片量产上车的本土企业。在杨宇欣看来,中国智能汽车的发展已经领先于全球,这也给中国的自动驾驶芯片产业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发展机遇,“中国智能新能源车更需要符合它技术迭代速度的供应商,这正是国产芯片公司的机会。”
从投资人到CMO
自2009年谷歌自动驾驶项目开启以来,自动驾驶芯片行业开始风生水起。
“经历了手机行业的变化,我看到了新的产业变革的机会,接下来10-15年,汽车行业将是中国最大的产业。”杨宇欣现在的TITLE是黑芝麻智能CMO,在此之前,毕业于清华大学的他已在消费类芯片领域浸淫多年。
成立于2016年的黑芝麻智能,是最早进入大算力芯片领域的本土初创企业之一,如今已经步入了第六个年头。黑芝麻智能的名称是神奇的科技与神奇的咒语的结合,“黑”代表着黑科技,“芝麻”代表着节节高升,英语(sesame)的发音与感知(sensing)发音相近。按照黑芝麻智能的官方说法,公司成立的初心,就是要成为一把打开智能汽车时代大门的钥匙。
杨宇欣正是靠着自己在芯片业多年经历的这把“钥匙”,开启了加入黑芝麻智能的大门。在上一家公司中,杨宇欣恰好负责对尚在天使轮融资的黑芝麻智能的战略投资项目,这一过程也让他对这家初创企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黑芝麻智能创始人兼CEO单记章有着20年以上的芯片设计经验,联合创始人、COO刘卫红也有着20年以上汽车行业从业经验。“我们是一个‘老炮’创业团队,创始团队人员都来自清华,种种的交往让我和黑芝麻团队产生的信任,彼此形成了默契。”至此,加入黑芝麻智能,似乎成为了杨宇欣的不二选择。
不过,黑芝麻智能却并未选择了一条如其他初创企业那般的“快车道”。“芯片的核心IP是核心竞争力。其他多数芯片公司是偏工程化的创新,把别人的IP买过来,通过自己对行业的了解,把第一款产品做出来。”杨宇欣道出了自动驾驶芯片这条赛道的“快与慢”,“但我们认为,在这个领域要保持全球最领先的脚步,甚至未来有机会赶超的话,核心竞争力就要从核心IP做起。这对于一个创业公司来说,早期来看似是绕了弯路。”
如今,黑芝麻智能已通过两大核心自研IP——NeuralIQ ISP图像信号处理器以及DynamAI NN神经网络加速器NPU,筑起了技术的护城河。
简单来说,NeuralIQ ISP图像信号处理器能够支持多达12路摄像头信号输入,能够让摄像头在超低光和大逆光场景下清晰成像,满足各种复杂环境下的感知需求,让智能汽车在各种条件下“看得清”。而经过前者处理后的图像会被传送到DynamAI NN神经网络处理器中进行推理和决策,让汽车“看得懂”。
“之后,DynamAI NN神经网络处理器再通过与其他车、云、路进行互联协同,扩大有效感知范围,让汽车‘看得远’。”杨宇欣对黑芝麻智能的核心IP做了形象的比喻。
做好三件事才能不做“ME TOO”
2020年,在加入黑芝麻智能近二年后,杨宇欣迎来了自己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个时刻。这一年6月,华山二号A1000系列自动驾驶芯片被推出。这一单颗算力达58TOPS(INT8)的芯片,可实现L2+级的自动驾驶功能。大约20个月后,华山二号最新款A1000 Pro也正式亮相,成为国内目前唯一能够满足ISO 26262 ASIL D级别功能安全要求的大算力芯片,算力最高可达106TOPS(INT8)-196TOPS(INT4),能够支持L4级自动驾驶功能,可实现从泊车、城市内部到高速场景的无缝衔接。
“华山系列自动驾驶芯片,从产品设计、流片、封测、车规认证和打造算法工具链,到功能安全认证,自动驾驶软件包开发再到完善支持行业生态,前后经历了超过三年的时间。”杨宇欣坦承,车规芯片达到量产状态是一个十分艰辛的过程,“因为我们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路,我们不想做‘ME TOO’的事情。”
何谓“ME TOO”?“那时我们面临一个现在看起来很简单,但当时异常艰难的选择。”杨宇欣的举例是从2018年黑芝麻智能定义A1000开始的。
在传统自动驾驶方案中,ISP图像信号处理器都和摄像头打包,只要有一颗摄像头,就要有一颗ISP图像信号处理器。而黑芝麻智能将ISP图像信号处理器集成在了华山二号A1000芯片中,车企能够直接采购不带ISP图像信号处理器的摄像头,为企业节省了成本。
“如果那个时候我们先抄‘行业老大’,是铁定不会错的。但时至今日,我们现在这个产品的竞争力会下降一半。”杨宇欣把如何不做“ME TOO”的事情归纳成了三点:第一,要对自己确定的方向足够的坚持;第二,要对自己的技术实力有足够强的信心;第三还要有韧性。
正是对于技术前瞻性的判断和产品技术的高壁垒,让更多的整车企业看到了这个本土初创芯片企业的能力。
今年5月,黑芝麻智能与江汽集团达成平台级战略合作,双方计划基于华山二号A1000系列芯片联合打造行泊一体式智能驾驶平台。而这一平台将应用于江汽集团旗下思皓系列量产车型,后续也将基于黑芝麻智能下一代大算力芯片平台进行性能升级迭代。
更多信息可以来这里获取==>>电子技术应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