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志鹏在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经济分论坛上的主题演讲
2022-07-25
来源: 网络安全与数据治理
7月23日下午,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经济分论坛举办,主题是”把握数字化转型机遇,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网信办主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驱动发展中心、国家信息中心、福建省发展改革委共同承办。会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陆志鹏作题为《以工程路径推动数据基础制度落地,助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演讲。演讲内容整理如下:
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感谢大会主办方邀请参加本次论坛,我今天的演讲题目是《以工程路径推动数据基础制度落地,助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6月22日,中央深改委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文件要求“统筹推进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这为解决当前数据要素市场化存在的突出问题给出关键指引,标志着数据要素化走向了一个新的重要阶段,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工作正式全面启动。我今天把中国电子和清华大学自2020年以来在数据要素方面开展的一些研究向大家做汇报。
数据如何实现要素化,主要是两方面问题:一是安全问题,二是流通问题。从流通来讲,一侧是数据资源,从品类来看是个开集,同时又是变动的、分散的、海量的;另一侧是应用场景,也是开集,也是变动的、多样的、海量的。二者之间的连接路径十分复杂,特别是在数据的产权、交易、分配、安全等方面问题亟待解决。
要实现数据要素化,数据产权问题无法绕开,所以数据要素的基础制度里第一个必须破解的就是产权制度。第二个是流通交易,数据如何实现流通?现在大家普遍感到束手无策。还有收益分配方面,数据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如何参与劳动、生产、销售各个环节的分配?再有就是安全问题,我们知道数据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安全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为解决以上问题,中国电子自2020年以来与清华大学开始联合研究。在专家交流时,我们有这么一个想法,数据字段就像原子,原子是不稳定的,物质就像应用,原子和物质间有一个分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我们知道应用是由数据组成的,那么在数据和应用之间是不是有一个类似于分子的中间态存在?如果存在,我们能不能把它标准化,能不能把它加工出来?如果能把它加工出来,安全问题和流通问题就有解了。
带着这样一个命题,我们组织清华大学的七个学院和中国电子所属中国系统、中电数据、奇安信三家公司,组成了百人专家团队联合攻关研究。研究过程中,我们有一个定位,就是既要有理论研究和创新,也要注重多重实践。科学是为了有所发现,技术是在于创新,工程是在应用。当前数据安全和数据要素方面的技术创新、理论研究有很多,但是如何在工程实践上落实这四项制度,真正使数据能够融合起来、共享起来、流通起来,这是需要我们解决的一个实践工程问题,因此,我们选择工程路径来实现这四大制度。
首先,我们首创提出了以数据元件为核心的工程方案。在总结归纳传统四个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配置规律后,我们研究发现在数据字段与数据应用间,存在一种类似于分子的状态,这个状态后来我们定义为数据元件。数据元件是通过对数据脱敏以后,根据市场需要、应用场景需要,由若干个相关字段形成的数据集,或者由数据的关联字段通过建模形成的数据特征。数据元件实现了原始数据和数据应用间的解耦。数据元件是需求明确、交易高频和数据标准化程度高的一个数据的初级产品。
有了数据元件以后我们就发现确权的问题迎刃而解。我们提出“两分离、三阶段”的确权方法。“两分离”就是先把信息和数据进行分离。信息具有人格权,数据具有财产权,财产权又分为所有权和用益权。数据的主体对数据具有所有权,数据的适用主体对数据具有用益权。在数据的资源化阶段,数据主要由数据的主体和数据的自有主体来拥有,但这个阶段非常复杂,有N个主体存在。但对数据脱敏以后加工的数据元件,数据元件的主体就变成两个,即数据元件模型的开发商和数据元件的运营单位,这两个主体对数据元件就有权属。到第三阶段,产品开发商买走数据元件去加工成产品,主体就变成产品开发商的单一主体。我们将N个主体归纳到两个主体,然后再到一个主体,让数据市场的产权主体非常明晰,对数据确权问题有了一个初步的解决办法。
第二个问题是数据流通,我们构建了基于数据元件的要素流通体系。我们认为的原始数据是没有办法实现规模化流通的,点对点的应用我们认为是资源化的应用,真正要素化的流通是没办法流通的,流通和安全是一种“零和困境”,但数据元件破解了这个难题。数据资源可用不可见,数据不动模型动。到了数据元件阶段,通过数据加工中心,把加工的数据元件构筑数据要素互联网,在互联网上实现数据交易,然后产生数据产品,这样实现了数据的流通。
第三是收益分配,我们形成了“三阶段”区别定价市场分配机制。我们在数据资源阶段是以“数据规模为基础,成本方为主”的定价机制。到了数据元件阶段,由于数据元件是一种模型加数据,因此形成以数据元件的价值为基础的定价机制。第三个阶段,是以产品需求为基础,市场化为主的定价机制。综上,按照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法,在三个阶段实行了数据要素在不同的阶段参与分配的机制。
最后再谈谈安全解决方案,就是构建了以数据元件为核心的“一库两网”的安全治理架构。首先我们定义和研发了一个产品叫“数据金库”,它不同于传统的数据中心和云,而是由政府主导建设,数据和外网物理隔离的一个高保险的基础设施。我们现有的数据存储主要两类空间,一种是社会化的数据中心,数据“大进大出”,难以监管安全;还有一种是政府的数据中心,数据是“只进不出”,部门间的共享都很难实现。因此需要两者间有个“可进可出”的存储空间,我们对数据金库就是这样一个定义。将核心数据、重要数据和个人隐私数据存放在数据金库,通过数据金库的内网实现数据金库之间的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数据金库里的核心数据、重要数据和个人隐私数据加工成数据元件,通过数据单向网阀、数据摆渡的方式到外网空间,用元件方式实现数据要素互联网,数据元件在数据要素互联网上进行流通,这是安全解决方案。
对于以上四点研究成果,中国电子自去年开始在武汉、德阳、大理、江阴等城市开展了试点。其中,德阳的改革方案被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评选纳入中国改革年会2021全国改革典型案例。我们期待能够通过这些试点实现我们数据要素化工作的推进和相应制度的落地。
从德阳试点情况来看,我们总结得出:制度体系是基础,有了制度保障,数据企业放心交出数据参与流通;技术创新是核心,定义了数据元件以后,整个流通问题得到了化解;市场分配是关键,我们把要素市场、产品市场和资源市场进行了合理的分类、合理的界定;工程路径是亮点,我们强调的不仅仅是创新,更多的是落实,更多的是实践。
我们的要素化工程方案全面落实了四项基础制度,工程方案得到了社会普遍积极反响,多个地方政府对工程方案高度认可。该方案作为城市级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方案通过专家组评审,被认为是“城市级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的优先选择”。中国电子联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成立“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研究院”,进一步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研究工作。
我们相信通过和各地政府、各个行业携手合作,将进一步加快实践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进程。只要我们通过地方试点实践把路走通,就能够成为一个可在各地复制的好的路径。
再一次感谢大会的邀请,中国电子愿意和社会各界一道共同努力,通过数据要素化的市场化配置改革推动数字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谢谢大家!
整 理:金 钊、王 岩
来 源:中国电子数字办、中国电子推进数据治理工程指挥部
更多信息可以来这里获取==>>电子技术应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