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电子元件 > 业界动态 > 从五大设备厂商看中国半导体设备进口情况

从五大设备厂商看中国半导体设备进口情况

2022-09-19
来源:芯谋研究

  产能紧张持续,扩产迫在眉睫。在经历了连续两年的“芯片荒”后,全球各大半导体强国似乎患上了“产能不足恐惧症”,扩产动作犹如军备竞赛般频出。这其中,作为衡量扩产进度的重要参考之一,中国本土企业的半导体设备购入情况表现如何?业内有观点指出,中国大陆已连续两年成为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第一,这是否意味着大陆半导体企业的扩产动作已然初见成效?

  连续五年,芯谋研究通过追踪全球前五大设备厂商在中国大陆的销售情况,力图抽丝剥茧,用数据还原大陆本土企业设备购入的真实情况。

  新闻上的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市场

  根据semi的数据,2021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达到1030亿美元,这其中前五大设备厂商(AMAT、ASML、LAM、TEL、KLA)的市占率合计占比超过70%。兼之目前中国大陆的设备市场基本被国际企业所垄断,因此,通过分析这五大设备厂商在中国大陆地区的销售情况,可以基本反映中国大陆企业半导体设备的购入情况。(下图为2021年五大设备厂数据)

  640.png

  根据全球前五大设备厂商的2021年财报,其2021年半导体设备销售金额按地区分布的占比如下。

  640 (1).png

  针对上图,补充说明以下几点:

  1.以上数据均来自五大公司年报公开的数据;

  2.中国大陆的数据包含了国际公司以及中国台湾地区企业的中国大陆子公司的采购额。

  3.公司数据中包含LED、太阳能、面板、大硅片等非半导体制造领域的数据

  4.每家公司财务的确认收入方式不太一致,在时间上略有区别,但不影响作为分析的一个样本。

  一眼望去,中国大陆作为销售贡献榜首的企业五占其四,如果将各家企业的销售金额简单叠加,可以得出如下图所示:

  640 (2).png

  单从纸面数据来看,中国大陆确实是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第一,略微领先于位列第二第三的韩国及中国台湾。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还原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进口真相

  需知国际设备厂商在确定销售分布时,是会将客户所在地区直接判定为销售区域的。譬如海力士为无锡厂购买的设备不会归类到韩国,台积电为南京厂购买的设备也不会归类到中国台湾。因此,前文所述的中国大陆地区的设备采购额其实包含了国际企业以及中国台湾地区企业在大陆地区的设备采购额。若要探究中国大陆本土企业的设备采购情况,则需要消除这一部分因素的影响。

  芯谋研究通过多方调研得出,大陆本土企业的设备购买金额约占设备厂商在大陆地区总销售金额的七成。我们以ASML为例,分析大陆本土企业购买“光刻机”的实际情况。

  640 (3).png

  由上图可见,ASML的市场重心在中国台湾、韩国以及中国大陆。这些离不开几大重要客户的采购,如台积电、三星、SK海力士。台积电在先进工艺的不断探索以及产能的扩张中,离不开ASML顶尖光刻机的支持,存储厂商在技术升级中也开始采购价格高昂的EUV。在去除英特尔、三星、海力士及台积电等境外企业在大陆地区的设备采购额后,在ASML在中国大陆的营收份额的实际占比为10.29%。

  我们以同样的方法计算其它四家设备厂商,如此便能得出2021年中国大陆地区本土企业设备购买的真实情况。

  640 (4).png

  通过分析可知,在去除境外企业在中国大陆地区的设备采购额后,中国大陆本土企业的设备采购占比实际应为18%,而这才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认清的中国大陆本土企业半导体设备进口真相。

  设备进口的另一隐疾

  在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上,中国大陆地区并没有占据优势,这即意味着我们在全球产能扩张的大背景下依旧处于劣势地位。而如果我们将目光拉远,投至近五年来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的购买情况,中国大陆地区产能扩张的另一隐疾又将呈现眼前。

  640 (5).png

  上图所示为全球五大设备厂商在中国大陆地区销售额的历年变化情况。可以看出,五大设备厂商在大陆的营收整体处于上涨趋势,与这几年大陆积极扩产动作息息相关,产能的扩张,设备是基础。再结合五大设备厂商各地区的营收占比可见,中国大陆市场是国际龙头设备厂商增长的重心。

  晶圆制造是半导体生产的核心环节,它既要对接国内数量众多的设计公司,又能为我们还处于弱势地位的设备、材料等环节提供验证,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平台价值。当前的产业形势,全球各大半导体强国都在大力支持制造环节,美国更是提出了“超级产能扩张计划”。在这种比拼强度下,我们的制造产能别说原地踏步了,哪怕就是取得较小进步,与外界一对比,我们也是在“相对退步”!因此,加大对国内晶圆制造环节的投资力度已然迫在眉睫!

  总结

  从新闻到现实,从感觉到真实。数据告诉我们要走出印象流,回归现实。同样,我们也希望将真实的数据、真实的情况告知国内外业界,这样既有利于我们自身认清现实,正视差距,更有利于国际业界给予中国产业客观真实的评价,而非基于错误数据得出的情绪化、有偏见的结论。

  单从设备采购金额数目来看,中国大陆本土企业已经被韩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企业拉开了差距。考虑到“国际惯例”中,国际设备厂商卖给中国大陆企业的设备单台价格往往高于境外一线厂商,如果按照设备台数来看,更低的销售额加上更高的单价,我们采购的设备数量比例只会更低。

  除此之外,韩国购买设备的企业基本集中为三星和海力士,中国台湾地区则为台积电。而中国大陆地区购买设备的企业可能有十几家,甚至几十家,摊薄下来,单家企业的设备规模和竞争力如何不言而喻。

  再考虑到成熟企业与新晋企业对设备的利用率不同,成熟企业往往对设备的利用率更高。而我们的买家分散,无法将购买的设备完全利用起来,这也会造成从“设备”到“产能”之间的不对等。

  芯谋研究认为,应冷静辩证地看待中国大陆本土企业的设备购买现状。购买设备是为了扩充产能,如果我们大肆宣传我们的设备市场规模第一,西方国家是否会担心国内扩产从而导致产能过剩,最终对他们的利益产生冲击,从而招惹不必要的麻烦。更何况我们的设备购买情况可能远远未达到我们宣传的程度。

  近年来,国内主体扩产速度明显加快,但从前述分析来看,力度仍有较大不足,芯谋研究认为仍需加大对国内老主体的投资力度。一方面老主体的编制健全,发展更为成熟,效率高。另一方面,产业的发展犹如逆水行舟,需要持续有力的资金支持,更需要前后连贯的政策关注。买设备只是第一步,后续不乏“从设备到技术”、”从技术到产品”、“从产品到商品”、“从商品到盈利”、“从盈利到竞争力”等多道关卡——建厂房、买设备反而最简单!


   更多信息可以来这里获取==>>电子技术应用-AET<<

微信图片_20210517164139.jpg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