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有望开启太空旅行,商业航天风口下,哪些企业有布局?
2022-09-23
作者:程诺
来源:市值观察
无论从经济成本还是身体素质来看,“登上太空”似乎都与普通人相隔甚远。但如今,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太空旅行”好像变得离我们越来越近。
近日,“长征十一号”火箭首任总指挥、商业航天企业中科宇航董事长杨毅强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随着商业模式的完善,中国有望于2025年开始亚轨道旅行,票价约在200-300万人民币之间。最迟到2027年,中国商业航天的“春天”便会到来。
中国商业航天事业虽起步较晚,但得益于政策、资本和市场的大力扶持牵引,发展态势十分火热。数据显示,2015-2020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2.09%。
目前,中国的商业航天已从1.0时代进入2.0时代,全国也已有多家企业具备商业航天相关业务。
1、全信股份
国内军用光电传输领先企业,聚焦于军工电子信息领域,主营光电传输、网络与控制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传输系统技术解决方案的提供,主要产品有高性能传输线缆机组件、光电元器件、光电系统、FC光纤等,可覆盖至航天、航空、舰船、电子和兵器五大军工领域。
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坚持产品自主研发制造。当前,公司已有多款产品实现国内首家替代进口,且已承担了多项如航母、战机、北斗导航、载人航天、运载火箭、重点型号飞机、大型深海战斗舰艇等国家重点国防工程的传输线缆及线缆组件的配套任务。
其中,在高性能传输线缆产品领域,公司优势明显,曾成功打破了国外企业对我国高性能传输线缆领域的长期垄断。据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底,公司已先后研发出超20个系列的高性能传输线缆产品,共计1000多种型号、40000多个规格产品。
当前,在航空领域,公司高性能传输线缆产品主要应用于直升机、无人机、预警机、战斗机和教练机等军用飞机;在舰船和军工电子及兵器领域,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大型水面战斗舰、驱逐舰、导航系统、飞机/船舰用电子通信设备、雷达和电子对抗中等。
而在航天领域,公司已相继为神舟载人飞船、天和核心舱、天舟货运飞船以及运载火箭提供了持续的配套,承担了多项国家空间站及载人航天工程重要任务的线缆研制及保障工作。
2、江航装备
航空机载细分领域龙头,于2007年重组整合而成,专注于航空装备及特种制冷领域,产业格局以航空供氧、副油箱为主,特种制冷和医疗健康产品为辅,主要产品包括航空氧气系统、机载油箱惰性化防护系统、飞机副油箱等航空产品及方舱、装甲、舰船用空调等军民用特种制冷设备。
当前,在航空氧气系统及机载油箱惰性化防护系统领域,公司是国内唯一专业化研发制造基地,相关产品主要配套供应于国内有装备需求的所有在研、在役军机及部分民机。
其中,在航空氧气系统细分领域,公司掌握的机载分子筛制氧技术现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且成功打破了海外国家长期的技术封锁,填补了国内空白。目前,公司在该领域具备行业垄断性,是国内所有军机氧气系统独家供应商,并已实现在航天领域为天河核心舱提供氧气装备。
在军民用特种制冷设备领域,公司为国内最大的防务制冷设备制造商,系列型谱较全,相关设备产品已实现海陆空天全军种的覆盖,甚至在陆军主战坦克中的市占率达50%以上。
据年报,近年,随着下游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放量,公司敏感元件业务比重持续增加。公司生产的有型波纹管、毛细管、压力弹簧管、金属软管等敏感元件产品,目前已主要应用于军民用航空领域,并实现航天员舱外航天服、神舟系列飞船及空间站的配套应用。
3、航天宏图
国内领先的遥感与北斗导航卫星应用服务提供商,成立于2008年,主要从事卫星(遥感卫星和导航卫星)应用软件国产化、行业应用产业化以及应用服务的商业化。
专注卫星遥感领域十余年,公司已拥有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遥感与地理信息一体化软件“PIE”,形成了空间基础设施与规划、“PIE+行业”及云服务的三大产品线,实现了产业链中下游业务的全覆盖。
其中,公司自主研发的智慧地球云服务平台“PIE-Engine”融合引入了人工智能、云计算、数字孪生、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具备强数据综合处理能力,技术水平处于国际先进地位,在支撑陆海空导航、大气海洋及陆地资源环境等卫星应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官网,公司当前“PIE”系列软件产品已实现多平台多载荷遥感数据的全流程加工处理与应用分析功能的覆盖,可提供面向航天、航空等相关数据的预处理、高级处理、解译分析和可视化表达等功能,为气象、减灾、海洋、国土等众多行业和领域提供空间信息应用整体解决方案。
近年来,为突破自主可控数据源瓶颈、进一步完善产业链结构,公司启动了分布式干涉雷达卫星星座建设计划建设,据公司公告称,其拟于2022年底发射国内首个商业化InSAR卫星星座。
届时,依托SAR实时数据源,公司可在“PIE-Engine”遥感云服务平台支持下,进一步发挥其在应用市场的优势。
4、奥普光电
国内光电测控仪器设备的重要研发生产基地,成立于2001年,致力于光机电一体化产品领域,主营产品为光电测控仪器设备、k9光学玻璃、光栅编码器、航空/航天相机光机分系统、新型医疗检测仪器等,主要应用于军工企业和国防科研机构。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公司当前已在光电测控领域形成较强优势,具有国内领先的光学精密机械与光学材料研发和生产能力。
据统计,公司现有先进的精密机械、光学加工设备和检测仪器近2000台/套,并已在光学材料生产、光学元器件加工和精密机械加工等方面掌握了几十项独有的关键技术。
凭借在光学与精密机械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公司曾多次参与包括“神舟”号载人航天飞船在内的多项重大国家工程任务。
此外,近几年,通过持续的外延并购,公司于2022年8月成为长光宇航控股公司。
该子公司在航天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领域优势明显,掌握了多项如超大尺寸复合材料喷管成型、火箭箭体成型、高性能热熔预浸料产业化、卫星及空间相机结构轻量化等国内领先水平的关键技术,主要产品有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箭体或弹体结构件、卫星结构件、空间站结构件等。
其中,在运载火箭领域,长光宇航当前产品已在火箭舱段、发动机喷管等部位有所应用,且在“快舟”系列火箭舱段等结构件上拥有较高市占率。
更多信息可以来这里获取==>>电子技术应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