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车规半导体市场或有更长的景气周期“中国芯”正在加速上车
2023-01-03
来源:元少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正在向网联化、智能化加速发展,而汽车产品的创新高度依赖于底层芯片技术的创新,而这也将为我国车规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提供良机。除了前期投入大,汽车芯片还存在验证周期长、难度大等问题。陈启指出,和消费电子的供应商体系相比,车规级芯片要求过于严苛,那么在短期作为“汽车大国”在“缺芯”的重压下,以及长期以奔赴“汽车强国”的动力之下,并且国内新能源车的销量绝对值仍然在上升通道中,而这对于本土的车规级芯片需求将持续增长。不过这与已经过剩的全球市场相比,国产车规半导体市场或有更长的景气周期,“中国芯”正在加速上车。
全球汽车产业正在向网联化、智能化加速发展,而汽车产品的创新高度依赖于底层芯片技术的创新,这为我国车规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机。在供需急剧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如何更好地把握车载电子的时代机遇,成为萦绕在从业者脑海中挥之不去的谜团。
因为芯片的研发和流片过程都是需要很大投入的,如果说研发出产品没有市场或者不符合客户的需求,那对于芯片公司来说是较大的打击。而且,目前国产公司处于追赶者地位,产品距离海外芯片大厂自然还是有一定差距。我们认为汽车企业和芯片厂商可以更多地建立合作,双方提前沟通来匹配产品需求。车企可以帮助芯片厂商来定义产品,而芯片厂商可以帮助车企进行定制化以及成本降低,并推动国产供应链发展。
大变革时代,虽然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有所分化,但百年历史的汽车产业向智能化转型的趋势不会动摇。展望未来,功能集中已然成为汽车芯片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新风口带来了新的半导体需求,也为国内创新芯片厂商进入汽车电子领域带来全新的产业机遇。众所周知,车用半导体主要包括 MCU、功率半导体、传感器及其他芯片。以 MCU 为例,其主流工艺包含 8 位、16 位、32 位,其中 32 位多用于车规级,主要集中在车身控制、仪表盘、驾驶辅助系统等。伴随着汽车高速智能化升级,汽车电子控制功能日趋复杂,32 位高端车载 MCU 的需求将进一步显著增加。
与汽车芯片供给不足相对应的是,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正推升芯片的需求,新能源汽车数量的暴涨,已经超出了很多芯片厂商的预期。一些芯片厂商甚至表示,“我们原来预计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达到500万辆,但是2022年就超过这个数字了”。由于对全球经济恢复的信心不足,以及各国新能源政策的影响,一些芯片厂商可能不再冒险投建新工厂,转而通过适当扩产,提升芯片价格,尽可能保持高利润率,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除了国产芯片行业的共性难题,国产车规级芯片领域还面临着多重严峻的挑战。与消费级芯片和工业级芯片相比,车规级芯片在面对更为复杂、苛刻的应用环境的同时,还需保障功能和安全性,对于使用寿命、交付良率等方面的要求更为严格,验证周期更长,因此成为国产替代最难突破的领域。
由于对全球经济恢复的信心不足,以及各国新能源政策的影响,一些芯片厂商可能不再冒险投建新工厂,转而通过适当扩产,提升芯片价格,尽可能保持高利润率,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除了以上市场因素之外,进入车规级芯片也并不容易。相较于消费级芯片,车规级芯片的制造难度还非常大,毕竟汽车对安全性要求更高,需要适应在户外、高温、高寒、潮湿等苛刻的环境,对温度、使用寿命、失效要求等更为严苛。新能源汽车正在加速发展,一台新能源汽车搭载的芯片数量达到了1000颗以上,可以说新能源汽车是芯片“大户”。
更多信息可以来这里获取==>>电子技术应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