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模拟设计 > 业界动态 > 手机渗透车圈,能否为科技找到新宿主?

手机渗透车圈,能否为科技找到新宿主?

2023-01-18
来源:OFweek
关键词: 小米汽车 华为 苹果

  作者丨马西风

  责编丨崔力文

  编辑丨别   致

  汽车手机彼此跨界,谁是他们最大的敌人?

  华为苹果,小米开始向汽车领域大举进军,既是由于电动汽车领域是未来主赛道,也是因为本身所处的智能手机领域正在逐渐饱和。

  全球汽车产业规模大,产值上万亿,市场规模庞大。根据2022年3月的数据预测,到2028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预计将超过3540亿美元,可预见的康庄大道任谁都想早点驶入。

  似乎汽车厂商也不甘于被动局面,组织反攻开始造手机造智能手表。吉利入股魅族对标苹果,蔚来成立手机团队,同时蔚来宣布2023年新机亮相。吉利蔚来甚至比亚迪也加入了打造“智能手表”的行业。

  实际上,手机和汽车之间并不是互抢生意的局势,而是朝着一个大目标进近。

  智能手机和智能汽车的技术不断发展,手机和车机正彼此融合,在智能化和软件生态方面,手机厂商正在大展拳脚,比如苹果的CarPlay,华为的鸿蒙车机系统,正垄断着汽车的大脑,软件定义汽车逐渐成为主流趋势。

  而依赖手机为其提供软件优势的智能汽车正在扩大自己的使用场景,开始摆脱最初“钢铁机械”标签,赋予汽车这个出行工具更丰富,全场景的新价值。

  小米,苹果和华为其实并不能被定义为手机厂商,手机只是其中的一个强大分支,事实上他们都算是创新型的科技企业。

  而且看样子科技巨头们是动真格的造车,无论是首期投入100亿的小米汽车,步入九年征程的苹果造车,还是车企最强“辅助”华为都没有在汽车领域一帆风顺。

  01

  在唱衰与期待中前行

  他们虽然是汽车圈新人身份却不是无名小卒,无论是唱衰还是期待,背后都意味着巨大的压力。

 

1.png

 华为选择不造“整车”,而是助力车企造好车。所以华为利用自身科技公司的定位,通过聚焦ICT技术,定位智能汽车增量零部件供应商,提供传统汽车所不具备的增量:包括高精地图、芯片、感知硬件(激光雷达等)、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生态服务、云端服务等。

  华为造车的布局分为三大板块,分别是零部件供应模式、解决方案集成HI模式和智选车模式。

2.png

  这三个离造车最近的是智选车模式,因为只有这条路华为不仅参与产品造型设计、内饰设计,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同时还负责车型营销和终端销售。该模式下华为在渠道和品牌上深度加持,参与程度最深,占据主导地位。

  华为推出的AITO赛力斯就是采用的智选车模式,在今年的表现也比较亮眼,全年累计销量7.5万台,成为了造车新势力中成长最快的品牌,更多车企注意到了这种模式旺盛的生命力。

3.png

  此前在宁德时代与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时,余承东竟然出场并处于C位,也侧面证实其合作伙伴的不断扩充。一同到场的还有奇瑞董事长尹同跃、宁德时代曾毓群和立讯精密董事长王来春。

  年初,江淮汽车也选择了华为智选车的合作路线,有消息称,奇瑞和华为合作的首款车型将于今年发布,此外还有北汽也将推出智选车业务,加上赛力斯和江淮,华为智选车的队伍在快速壮大。

  华为在造车领域进展相对顺利,并且快速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和小米和苹果比起来,华为似乎是脚踏实地的代表。

  显然,苹果并不满足于成为提供科技依靠的“幕后大佬”,苹果的野心是巨大的,小米也有自己的抱负。

  2014年,“Project Titan”(泰坦项目)使苹果造车成为公开的秘密,在库比蒂诺总部附近的一个秘密地点,超过1,000名汽车专家和工程师开始为苹果汽车搭建一个完全自动驾驶的梦。

  2021年3月,小米创始人雷军用眼泪和全部声誉为小米汽车带队,以全栈自研的雄心开始雷军的最后一次创业。

4.png

  对于汽车行业来说,过大的抱负会成为前行路上的包袱。

  步入2023年,就是苹果汽车开发的第九个年头了,负责人就换了四个,开发目标也是不断地转换和放弃。最初的全自动驾驶也在尝试无果后放弃,发布计划被推迟到2026年,价格区间也是下探至了10万美元以下。这将与特斯拉 Model S 和梅赛德斯EQS挤入同一赛道竞赛。

  看来,苹果停止为“爱”发“疯”,开始着眼于现实了。对于当下高速变化的一年来说,价格下探的两万,是对当下市场环境的妥协和对产品定位的大幅转变。推迟的1年,意味着又有许多未知和竞争对手将大量涌现。

  小米的状况也近似,在今年小米发布会上雷军第一次将小米汽车推向台前后,就立刻宣布在小米汽车正式亮相之前,这也是最后一次发布和澄清关于小米汽车的一切。

  只是在谣言满天飞的月初,小米公关部总经理还是无奈下场回怼“小米汽车品牌批复遇坎”是个假消息。

  背着苹果小米这样的品牌效应,想要闷声干大事已经不太可能,所以他们只能在唱衰和期待中继续前行。

  02

  先搭框架再安轮子

  而属于它们的前行方向是什么呢?怎么在同一条电动车的路上压出不一样的车辙呢?

  虽然汽车半个轮子都没见到,但是两者的车辙却开始明确了起来,苹果早早开始“布局”,小米风驰电掣地“组局”,两者都有了自己的框架和思路。

  苹果虽然放弃了完全自动驾驶,但是对自动驾驶和智能化的追求依然执着。

  苹果打算在其汽车中安装各种传感器,有摄像头、雷达和激光雷达,可以说是自动驾驶“眼睛”的集大成者。当结合激光雷达、雷达和摄像头系统时,理论上未来可以实现更高等级的自动驾驶。

5.png

  从各种传感器流入的海量数据,以及基于云的智能和其他多项管理功能,未来汽车将需要大量的处理能力。

  苹果的优势在于它在计算机系统的经验和积累,有消息称苹果已经开发出一种车载计算机系统,该系统连接到代号为“Denali”的定制传感器阵列,其高端处理器的计算能力相当于苹果电脑Mac中用于AI功能的四个最佳芯片的总和。

  宣布造车以来,小米正在快速组建起属于自己的造车团队。

6.png

  首先,小米投资了多家汽车芯片相关公司。2021年9月,小米投资了自动驾驶计算芯片公司头部企业黑芝麻智能,这是其对汽车上游核心芯片环节的第一笔投资。

  今年7月,小米还参与了云途半导体数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云途则专注于车规级芯片研发。年末小米独家投资了去年刚成立的傲芯科技,本轮融资将用于车内网络(CAN/Ethernet PHY)系列芯片方面的研发。

  对汽车行业来说,芯片可以说是供不应求的“硬通货”。在硬核芯片的基础上,才能够随心所欲搭建更为复杂的自动驾驶和智能化等。

  小米在自动驾驶方面也是颇为重视,6月8日,国内激光雷达的独角兽企业禾赛科技宣布完成了超3亿美元的融资,领投方之一就是小米集团。一个多月后,小米集团又领投了一家以毫米波雷达为主的公司——上海几何伙伴,融资金额将近4亿元。

 

7.png

 小米CEO雷军认为自动驾驶是智能汽车决胜的关键点,小米自动驾驶也将采用全栈自研算法。

  除此之外,手机厂商生态交互方面的优势是传统汽车企业无法比拟的,苹果的Carplay能够被多家车企应用,正是因为其手机用户的广泛和闭合的生态链。

  小米和苹果都拥有大家已经熟知的人工智能语音交互引擎,智联万物的AI虚拟助理Siri和小爱同学。与苹果类似的是,小米在推行汽车项目时,对AI设立了靠前的优先级。这些如果能被很好地整合到汽车上,交互方面将成为他们的优势。

  可以看到和华为的果断出手不同的是,小米和苹果一个在布局一个在组局,都还在不停将框架越搭越大,虽然这些框架都有着非常明确的细分领域和品牌特征,但终究不是手机加四个轮子就能上路的情况,时间将成为他们最大的敌人。

  手机和汽车的互相跨界,其实是科技在兼容,在寻找新的宿主。在软硬件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汽车似乎有望成为科技的新载体。

  正因如此,手机厂商才能将上个时代从手机方面积累下来的AI、软件、芯片和生态链合理地集成在汽车上,手机企业跨界也许会为智能电动汽车打开新的领域。但时间不等人,越晚市场越饱和,留下的空间就越少。





更多信息可以来这里获取==>>电子技术应用-AET<<

新闻图片.jpg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