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运输及物流行业趋势及预测
2023-04-02
作者:斑马技术大中华区技术总监 程宁
来源:斑马技术
据报道,2022年国内社会物流总额达347.6万亿元,物流业总收入12.7万亿元,中国物流市场已连续7年位居全球最大规模的物流市场。着眼于2023年,随着供需持续改善,物流运行正稳步复苏。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2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0.1%,较上月回升5.4个百分点。对于新一年的运输及物流行业趋势,我们有以下几点预测:
着眼于长远的未来,制定新的长期战略
运输和物流(T&L)一直被视为B2B领域。然而,随着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试图在更短的时间内将货物送达客户手中,它正日益发展成为一种B2B2C或直接B2C业务。
而问题在于,托运方库存量过多,而承运方则处于运力高峰,劳动力短缺导致客户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此外,车队规模有限。即使有足够多合格的司机、飞行员和装卸工,目前全球可用的飞机、火车、卡车、轮船、集装箱和拖车仍是数量有限。业界可能会在2023年尽力扩大运输车队的规模,但要想解决这一长期问题,还需从多方面入手,包括提高可用货舱的利用率;找出并解决看似微不足道的低效率问题;采用更具预测性的规划方案;提供进取的激励措施和培训计划,以吸引人们加入运输和物流行业;寻找辅助的港口、航空货运中心和追踪路线;重新平衡劳动力和整体供应链的“工作/运作”时间安排。
部分企业可能会尝试扩大自身员工队伍,或自建配送网络。而选择继续与第三方物流(3PL)、大型托运商合作的企业则会进一步提升协作能力。他们希望把这些合作伙伴纳入自身业务审查流程,并要求其就主要流程变更提供建议,而非单方面决定发展走向。从交易模式到此模式的转变也许早该发生。当然,一些企业可能会发现,由于货物运输会优先考量出价较高的一方,确保获得拖车和集装箱的空间将变得更难。不过,公司对成本激增的承受度也有限,尤其是更高的价格还无法确保准时送货。
从装卸区到客户门口,实时数据将驱动各项决策和行动
此前两年所发生的的困局令人无所适从。有一些技术可以让供应链中的人员知晓完整的货物运输过程应该花多长时间,以及实际花费了多久。获悉货物所在何处,以及某一物流状态会持续多久是应当实现的。然而,事与愿违。这其中有些是由于计划不周。具体来说,就是沟通不畅,以及供应链上各节点的数据缺乏可视性。为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员工和系统需要能够相互沟通,有把握地分享实时更新。
情况遇阻时,我们可以借助技术来了解原因,并了解需要如何让其重新运转。那么,为何不利用这些技术呢?这是全球供应链前沿人物在今年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鉴于供应链断裂问题备受关注,纸上谈兵是不够的。而他们将这些智能技术投入使用的速度就取决于解决方案供应商能够支持部署的速度。客户和合作伙伴将要求查看路上、空中、港口,以及各个暂存区域的情况。而且,他们将一同致力于了解当下情况如何,这些情况发生的原因,以及他们能做些什么。而借助人工智能/机器学习、RFID、电子数据记录器和其他先进的视觉和追踪技术,这些将变得轻松。
许多运输和物流企业已经在装卸区进行了技术试点,以了解如何提高拖车和集装箱的利用率。当他们能够通过技术实时确定每批货物的确切位置时,就能更轻松地按需协调员工,并提前通知客户货物即将送达,以便客户方同样能够确保员工和空间的可用性。换言之,2023年,运输和物流的协调以及供应链的编排都将变得简单、直接,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动化。
需求将驱动产生多种最后一公里的运送模式
我们将看到更多企业使用多种雇佣模式进行最后一公里的送货。增长较快的趋势是外包给灵活的,以小时为单位进行交付的承包商。然而,一些零售商和餐馆若不想再支付第三方服务费,可以尝试通过增加更多带薪雇员或内包承包商,由内部员工来完成这一服务。外包送货在客户体验方面也存在更高风险。
如果出现配送问题,受较大影响的并非是第三方,而是零售商或餐馆自身。对于在线购物者而言,最后一公里的送货体验可能是与品牌方的一次互动机会,而第三方物流服务可能无法体现出零售商在其营销工作中精心打造的品牌形象。从商店发货、从制造商或分销方发货(代发货),以及包括货运自行车、电动车、自动吊舱等在内的新的向消费者发货的运输方式将扩展传统上基于货车的最后一公里送货情况。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点击==>>电子技术应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