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模拟设计 > 业界动态 > 中国车载芯片9成靠进口,10年实现国产替代

中国车载芯片9成靠进口,10年实现国产替代

2024-02-06
来源:日经中文网

2.png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将在SUV上搭载旗下公司开发的芯片 (2023年、北京)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引领世界,但芯片成为软肋。在车载芯片领域,日美欧大型企业具有优势,中国国产比例仅为1成左右。中国计划在2030年前针对70种以上的车载芯片制定自主技术标准,促进汽车厂商搭载本国产品,构建自主的芯片供应链……

中国政府将在2030年前针对70种以上的车载芯片制定自主技术标准。在车载芯片领域,日美欧大型企业具有优势,中国国产比例仅为1成左右。中国计划在10年内促进企业间合作,形成以国产产品代替海外大企业进口的态势,构建不受美国出口管制等影响的国内供应链。

3.png

主管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的工业和信息化部1月8日制定了《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已经通知了业界团体等。要求在2025年之前针对重要的逾30种车载芯片制定技术标准,到2030年扩大至70种以上。

将通过完善与整车及核心系统相关的芯片的性能测试,确保安全性和可靠性。预计中国将以制定标准为推动力,实现汽车厂商与芯片企业的密切合作,有效利用政府旗下机构的认证,促进汽车厂商搭载本国产品。

相关举措还将扩大至与自动驾驶技术等相关的车载芯片,力争构建不受美国制裁影响的自主的芯片供应链。

中国之所以致力于发展车载芯片,原因是在中国政府力争以从汽油车转向纯电动汽车(EV)为契机、从销量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大国”走向领先世界市场的“汽车强国”的背景下,芯片成为了软肋。

汽车行业团体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显示,中国2023年的新车销量同比增长12%,达到3009万辆,出口也接近500万辆,超过日本跃居世界首位。其中,以纯电动汽车为中心的新能源汽车增加38%,达到949万辆,引领世界市场。

纯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需要搭载比传统汽油车更多的芯片。中国大型汽车企业透露,纯电动汽车的芯片搭载数量约为1300个,与汽油车的近500个相比急剧增加。调查公司盖世汽车研究院的调查显示,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无人驾驶的“L4级”则超过3000个。

在中国政府的号召下,汽车企业也在推进开发。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将在SUV搭载旗下企业开发的芯片。大型半导体代工企业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SMIC)的高管表示,将着力开发面向汽车领域的产品。

不过,盖世汽车的数据显示,控制电流、影响纯电动汽车性能的功率半导体的中国国产比例仅为15%左右,用于实现自动驾驶等的尖端芯片则不到5%。包括这些芯片在内的车载芯片整体的国产比例被认为在1成左右,仅为估计国产比例达到约2成的芯片整体的一半。

在中国,开发车载芯片的企业达到300家,但技术开发跟不上。德国英飞凌科技、荷兰的恩智浦半导体和日本瑞萨电子等实力雄厚,很多中国企业都依赖进口。

车载芯片多为芯片线宽为数十纳米以上的产品,与尖端产品相比线宽较宽,因此未成为美国主导的出口管制的对象。但是,根据今后的中美关系和技术进步,海外产品的采购也存在被限制的风险。

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3年12月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的芯片相关会议上,常务副会长付炳锋强调称“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汽车芯片成为全球资源竞争的焦点。中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完全有能力培育出新一轮的汽车芯片产业。”

据中国媒体报道,与制定汽车相关政策的研究机构的专家高翔提出看法称,在政府支援政策等的推动下,即使是技术难度极高的芯片,中国也有望在5~10年内实现国产化的替代。


weidian.jpg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