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模拟设计 > 业界动态 >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迈向国产化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迈向国产化

2024-06-14
来源:界面新闻

6月12日,复星医药联营公司直观复星宣布,将启用企业在上海张江国际医学园区的直观复星总部产业基地。这也是腔镜手术机器人“一哥”——美国直观医疗(Intuitive Surgical)在亚太地区最大的研发、生产和培训一体化基地。

这一基地在2022年8月宣布开工,占地面积约2.08公顷,总投资约7亿元人民币。基地启用初期将聚焦于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及Ion手术机器人部分配件的生产。

直观医疗的全称为“直观复星医疗器械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它由美国直观医疗与复星医药在2017年共同注资成立。目前,该公司旗下有两款产品。

一是“国产达芬奇 Xi 手术系统” ,也就是俗称的 “国产版本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即胸腹腔内窥镜手术控制系统(注册证编号:国械注准 20233010800),它可用于泌尿外科、普通外科、妇产科、胸外科等腔镜手术。二是用于早期肺癌的Ion手术机器人,全称为“Ion支气管导航操作控制系统”(注册证号:国械注进20243010155),这一产品在今年3月获批。

不过,若是追溯直观复星的发展历史可知,该公司也是进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列在国内的代理商。6月12日,直观复星首席执行官潘小峰在接受包括界面新闻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在有本土产品获批后,公司依旧会保留进口的产品线,也包括继续引进进口达芬奇系列的新产品。例如,单孔达芬奇机器人(daVinci Single Port,简称SP系统),这一设备目前在301医院有装机,前两天在澳门也有一台设备装机。同时,公司会进一步推进国产化的Xi第四代机,以及新获批的进口“肺科机器人”,即支气管镜控制系统 。

复星医药和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渊源不浅。在过去,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是进口医疗设备,它首次被引入中国的时间是2006年,首家落地的医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也就是301医院。将其带入中国的公司是美中互利,全称为“美中互利医疗有限公司”,创始人系美国人李碧菁(Roberta Lipson)。

2004年至2018年,美中互利是直观医疗在中国大陆和香港的排他授权代理商,这为它将首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卖进中国创造了条件。在301医院之后,进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也被推广至更多中国医院。从公司层面看,美中互利是中国医疗设备产业“元老级”的参与者,它也曾是国内综合高端私立医疗机构和睦家的母公司;而从个人层面看,李碧菁、郭广昌、陈悦、梁锦松接力讲述了一个跨越十年的医疗资产资本化故事。

2009年,复星医药开始于纳斯达克买入美中互利的股份。当年,企业全资子公司复星实业第一次出手就收购了美中互利152万股,占比11.18%。后来,复星医药继续增持。2014年,复星医药私有化了美中互利。目前,美中互利已成为复星医药医疗器械事业部的实体化运营平台,业务包括精准肿瘤放射治疗、精准骨科、即时CT成像、医美、心脑血管检测及诊疗等等。

而为了进一步做强医疗器械板块,2017年,复星医药又与直观医疗合资成立了直观复星。自2019年起,达芬奇外科手术机器人业务便转入直观复星运营,这其实也按下了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国产化进程的按钮。

需要说明的是,时至今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国产化”或许并不是一个确切的表述,潘小峰在6月12日的采访中透露,国家层面也在进一步思考“国产化”的内涵,目前手术机器人依旧是应用全球的供应链,但公司的目标是把更多的上游零部件采购挪至中国,进一步发挥中国产业链的规模优势。

若是从更广阔的产业背景观测,随着全球手术机器人技术的日益成熟,国内要发展国产手术机器人的风向十分明显。在国内,医疗器械分为进口器械和国产器械。若以手术机器人领域为例,美敦力(Medtronic)、史塞克(stryker)、强生(Johnson & Johnson)、直观医疗等公司的获批产品是进口器械。而无论是进口器械还是国产器械,若想要在国内推广使用,都需要获得国家药监局发放的三类医疗器械证。

去年6月,直观复星宣布其胸腹腔内窥镜手术控制系统(注册证编号:国械注准 20233010800)获批。至此,国内也被认为拥有了“国产版本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当然,去年6月前,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领域就已有不少产品获批。例如,2021年10月,国家药监局批准威高手术机器人公司生产的腹腔内窥镜手术设备;2021年6月,微创机器人的蜻蜓眼三维电子腹腔内窥镜获批上市;2022年1月,图迈手术机器人获批,是国内首款获批上市并投入临床应用的国产四臂腔镜手术机器人。

此外,除了腔镜手术机器人,骨科手术机器人也是竞争激烈的领域。目前,包括微创机器人、威高、天智航、润迈德医疗、堃博医疗等在内的国产公司也在崛起。

在这之中,直观复星也具有自身优势。这家公司经营进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生意多年,如今也成为了国产手术机器人的持证人。基于企业过往的经验,其或许能进一步发挥公司在研发、生产、销售端的优势,并运用在机器人国产化的历史机遇中。

在6月12日的启用仪式上,直观复星表示,公司能为国内医疗专业人士提供直观医疗全球统一标准的技术培训课程。直观复星创新中心达芬奇手术室可同时开展10台达芬奇手术培训,中心每年可培训4000多位医护人员。

复星医药董事长吴以芳也在6月12日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直观复星总部产业基地会首先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复星医药希望其能够利用好中国的供应链和中国制造的优势,将达芬奇机器人的生产成本进一步优化,具有全球竞争力。在中国市场之外,公司希望直观复星能成为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中国制造、全球供应的目标。作为合资公司,直观复星会有自己独特的发展策略和方向。

产业动态上,手术机器人国产过的进程还在继续加深。6月12日,直观复星首席执行官潘小峰表示,手术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方面,手术机器人产品配置证的发放呈现增长趋势。潘小峰表示,国家对于大型医疗设备有专门的管理政策,也就是发放配置证。而在十四五期间,国家发放的配置证数量较十三五期间呈现翻倍状态,从200多张变为了500多张,这就带动了机器人产业的需求。

另一方面,手术机器人产品有迭代需求,达芬奇系列产品在国内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目前市场上广泛运用的机器已经是第四代机器,也就是俗称的“达芬奇Xi”,而十多年前推向市场的三代机,即“达芬奇Si”,的确已经经历了较长的服役周期。在这一点上,潘小峰提出,若是医院和国家有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公司愿意提供较优的替代方案,包括提供企业在中国生产的本土化第四代机器。


Magazine.Subscription.jpg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