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矛盾”突出,彩电巨头加速布局上游
2008-05-30
作者:通信信息报
据iSuppli预测,2008年全球平板彩电出货量将达1.14亿台,占彩电总体市场的55%。其中液晶电视的出货量将达1亿台,成为市场中占主导地位的产品。在未来5年中,全球平板彩电市场还将保持两位数的复合增长率,2012年的总出货量将超过2亿台,市场价值达1300亿美元。
此外,广电电子日前发布公告称,上广电集团将把第5代液晶屏生产线等20多亿元的资产注入,从而推动广电电子的彻底转型。而TCL、康佳、创维" title="创维">创维、长虹" title="长虹">长虹、海信" title="海信">海信、厦华" title="厦华">厦华等国内主要的彩电公司,近年来也纷纷涉足平板产业链上游,积极转型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外部矛盾”突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企业评价协会家电调研组专家施业传曾表示,目前在平板电视时代,外资品牌在资金实力、核心技术、上游面板资源、品牌形象等方面都明显强过国产品牌,国产品牌之间的“内部矛盾”远远小于面对外资品牌的“外部矛盾”。
首先,行业未来发展不容乐观。中国的面板供应商被压制在中小尺寸市场的现状在若干年内都难有改变。中国国内家电生产厂家使用的所有大尺寸液晶屏,差不多都被夏普、三星、LG等国外电子生产巨头垄断。SEMI中国总裁丁辉文表示,相比日本企业,韩国企业进军中国市场的意向更为明显。
其次,国外品牌占据优势地位明显。三星与索尼的合资公司S-LCD将增设一条8代面板生产线。两家公司将投资18亿美元兴建厂房。第二条8代线预计2009年第二季度投产,初期产能约每月6万片玻璃基板;LGDisplay继7.5代线于2006年初量产后,最新投资8代线确定于2009年3月开始量产;友达及奇美的8.5代线将在2008年底装机。
再次,我国家电企业受制于资金压力。目前投资一条平板电视显示屏要上百亿元,单靠企业自身去投资很难,以月产能6万张基板的生产线来说,四代线投资要75亿元,五代线要100亿元,六代线要200亿元,七代线则高达3000亿元。
艰难前行
国产品牌在与外资品牌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尤其是无技术话语权,难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一方面,最直接的表现在于企业的竞争力下降,以及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进入2008年,国产平板电视的市场份额已经跌至历史低点。据国美北京分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元旦假期,外资与国产平板电视的销售额比例已经悬殊到9∶1。根据北京苏宁的同期统计,外资平板电视销售额的比例也高达78%。
另一方面,技术话语权的缺失将影响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康佳为例,据康佳发布2007年年报显示,康佳集团2007年营业收入略有减少,其中彩电主要受到国际贸易壁垒影响,导致销售收入同比有所下降。康佳暂时减弱了在北美市场的销售力度,在该地区的销售收入由2006年的9691万美元降低至2007年的1063万美元,降低8628万美元,降幅达89%。新耗能壁垒的实施、原材料成本增加等压力,使得我国家电制造企业面临诸多困惑。
加速布局上游
创维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张学斌表示:“创造不同企业的利益结合点,这是中国企业快速而无技术风险进入上游液晶模组" title="液晶模组">液晶模组行业的最佳选择,是解决企业发展方向和现实关键器件问题的最佳选择,是提高产业配套效率、降低各方运营成本的最佳选择,也是中外企业强强联合、共同发展的最佳选择。”
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使对液晶面板的需求成为制约彩电企业发展的关键,但中国彩电企业一直以来都依靠进口面板,如何进入彩电上游核心产业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五一前夕,在外资液晶电视品牌咄咄逼人的攻势面前,TCL、海信、康佳、长虹、厦华等五大彩电巨头共同组建“中国彩电国家队”。而且,在长虹、TCL、海信等宣布进军上游产业之后,创维也加入了进来,其纷纷通过新设模组生产线,或与面板厂商建立股权合作关系,或新设面板生产线,来掌控平板电视的后段制造工艺。
海信液晶模组生产线正式量产;TCL在惠州的液晶模组工厂开始动工建设;创维、康佳都表示有意参股韩国LG Display公司在广州即将建设的液晶模组工厂;厦华能够从大股东“中华映管”处获取液晶模组资源;长虹则大力进军等离子产业链上游。
这样的高起点初步解决了中国企业缺乏主要核心部件而受制于人的局面。同时,也将一举解决面板资源的问题,尽享产业融合带来的系统资源优势。此举将对中国彩电发展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家电市场竞争大背景下,政府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当前中国彩电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仅仅是棵苗子,靠自己系统的循环积累难以有大的发展,政府应该长远的、科学的进行扶持,为彩电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动力资源支持。此外,不同区域市场的贸易与非贸易壁垒等市场进入的问题不是企业自己能解决的,也必须有政府的积极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