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显示光电 > 业界动态 > “十二五”时期电子信息产业的新突破

“十二五”时期电子信息产业的新突破

2010-12-20
作者: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司长 肖 华

·电子信息产业仍然是发达国家抢占的战略制高点。噪信息技术创新的集成化、融合化特征更加显著。

·“十二五”时期,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将实现新突破,获得新增长。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电子信息产业具有产业规模大、技术进步快、产业关联度强等特征,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更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战略性产业。

  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持续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走出了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已进入平稳增长阶段。2010年1~10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7%,高于工业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实现销售产值50589亿元,同比增长25.9%,比2008年同期增长24.7%;出口交货值29651亿元,同比增长28.4%,比2008年同期增长16.0%。

  宏观环境虽企稳向好,但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与问题仍然突出,国际市场依然波动起伏,产业尚未完全恢复至危机前水平。这需要我们进一步认清产业发展趋势,把握产业发展重点,立足长远、超前布局,以期获得持续稳定的较快增长。

  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趋势的几点判断

  (一)电子信息产业仍然是发达国家抢占的战略制高点

  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推出了新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美国注重各种智能系统和先进通信技术的发展,如“智慧地球”等,并在出台的经济刺激计划中重点关注医疗电子和光伏、光电子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本政府推出“i-Japan”战略,韩国政府出台韩国未来IT战略,英国提出“数字英国”计划,均将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的融合应用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在欧盟、日本出台的电子信息产业相关发展战略中,还特别将物联网在传统工业中的应用作为未来发展重点。

  (二)信息技术创新的集成化、融合化特征更加显著

  一是信息技术越来越表现为技术群的协同发展,例如以集成电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群带来了通信产业的革命,并已渗透到各个学科和领域。

  二是技术的综合集成与交叉融合增大了技术研发难度,需要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的集中投入,企业研发投入大,形成专利多,少数大企业通过核心技术创新形成标准或体系结盟,对后进入企业形成壁垒,进而主导产业发展。例如英特尔每年研发投入超过50亿美元,有上千名技术人员专职开发CPU技术,通过巨额投资和持续技术进步不断提升产业竞争的门槛。

  (三)商业模式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一是IT技术产品服务化。例如云计算将成为未来信息产业服务最重要的商业模式之一,三种模式已初显端倪: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软件即服务(SaaS)和平台即服务(PaaS)。未来的云计算中心将会类似于自来水公司和电力公司的概念,使用户能够以较低廉的费用,随时随地按需使用其资源,而不需要购买或拥有复杂的软硬件系统。

  二是重构产业链体系。这种基于终端、网络、软件、内容、服务的整合能力日益成为抢占产业发展主导权的关键。美国的苹果公司就是这一模式创新的先锋,成功地构建了基于iPod的个人通信和娱乐产业链,通过销售iPod终端及内容产品获得的收入已占其公司总销售收入的30%以上。

  (四)跨国公司兼并重组步伐加快

  自2009年以来,世界各大IT企业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纷纷通过并购重组战略整合优势资源,开拓新兴市场,实施产品多元化发展策略,从而提升行业地位和自身的竞争力。例如IBM通过战略投资开拓新兴国家市场,高度关注云计算领域,同时收购有助其软件业务增长的知名公司;英特尔成立新的能源系统集团,锁定智能建筑、智能电网等新业务;甲骨文收购服务器巨头SUN,将业务范围拓展至硬件领域。

  在未来5年内,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恢复,这种发展态势仍会继续,各大跨国IT企业将继续利用其已有资源积极开展并购,拓展业务领域和市场空间。

  (五)绿色IT将成为产业未来发展重点

  目前,各国政府纷纷推出绿色IT战略及未来发展规划。日本政府在“数字日本创新计划”中提出要开发和实施无所不在的绿色ICT,加速推动低碳革命;韩国政府在“绿色IT国家战略”中提出加大研发投入以实现低碳工作环境;欧盟也制定出各种运用ICT实现节能减排的政策框架。

  此外,受政府政策激励和引导,世界各主要IT公司都在积极设计和改进绿色IT技术。例如:IBM宣布其“绿色创新工程”进入第二阶段,在全球推出模块化、高能效的数据中心设计,能够削减多达50%的能源消耗;惠普持续研究动态智能散热等各层面的节能技术;英特尔新增加了对绿色IT新技术的投资,以加速能源利用率及性能的提升。

  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重点的思考   

  (一)光伏产业

  光伏产业已成为当前全球发展最为迅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2000~2007年全球光伏系统安装量年均复合增长速度高达44.2%,2008年~2009年的复合增长率高达54.1%。2009年全球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量达到7.2GW,同比增长15%,预计2010年全球安装量可达15GW。据预测,到2050年,太阳能光伏占全球能源的比重将达到25%,它也是继IC和平板两大过千亿美元规模领域后的又一过千亿美元规模的领域。

  我国光伏产业快速成长,2000年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仅为3MW,到2007年年底达到1088MW,超过欧洲(1062.8MW)和日本(920MW),跃居世界第一位。2009年,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已达到4382MW。目前,中国光伏产业已基本掌握多晶硅及太阳能电池的关键工艺技术,多数装备实现国产化,形成了包括高纯硅生产、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制造、光伏系统安装和相关配套产业在内的较完整太阳能光伏产业链。

  在目前,我国光伏产业也存在几大问题尚需解决:一是产业投资热度持续高涨,二是关键技术装备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三是应用政策体系不完善,四是国际市场遏制加剧。

  针对于此,我们可以做出以下应对措施:一要加强产业统筹引导,坚决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二要加快启动国内市场,巩固扩大国外市场;三要推动光伏行业组织建设,增强行业合作与自律;四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五要完善标准体系,推动产品认证、监测制度建设。

 (二)平板显示产业

  平板显示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目前已日益成熟并被广泛应用,2009年全球平板显示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美元。在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指出“高清晰度大屏幕平板显示”为重点领域,“开发有机发光显示、场致发射显示、激光显示等各种平板和投影显示技术,建立平板显示材料与器件产业链”为优先主题。

  我国是平板显示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也是其重要消费地。2010年1~6月,我国共生产彩电5299.1万台,其中平板电视占比在70%以上,产量同比增长40.7%;同期消费彩电1949万台,平板电视占总消费量的85%。目前,我国已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四大平板显示产业聚集区域,形成了包括液晶显示产业、等离子显示产业、有机电致发光显示产业,及玻璃基板、贴膜、镀膜、切割、清洗等配套产业在内的较完整产业链。

  从目前来看,有四大问题制约了我国平板显示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一是产业总体规模相对弱小;二是缺乏核心技术;三是原材料、元器件和专用生产设备等本地化配套能力不足;四是在投融资政策和税收政策方面需要更多扶持。

  针对于此,我们可以做出以下应对措施:一要加强项目管理,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二要支持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三要推动资源整合,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四要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外资利用水平;五要优化政策环境,在投融资和税收环节予以更多优惠。

  (三)LED产业       

  LED即发光二极管,是全球最具发展前景的高技术产业之一。其技术含量高,产业链长,产业带动能力强,目前已将产品应用从电子信息领域扩展到照明领域。2009年,全球LED产品(不包括应用产品)的销售额约为118亿美元,近10年来全球LED产业规模年均增速达20%以上。

  近年来,我国LED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年均增速在30%左右,2009年销售收入达827亿元(含LED产品应用),预计2010年销售收入将超过1000亿元。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也有了显著提高,上游芯片制造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中游器件封装能力接近国际水平,下游产品开始进入中大尺寸液晶屏背光源、汽车灯、商业照明等中高端应用领域。目前,国内共有LED企业3000多家,其中上游企业50多家,中游企业超过1000家,下游企业约有2000家,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同时,国内龙头企业不断追加投资,努力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LED产业也面临一些问题:一是关键装备和材料基本依靠进口,二是产品多集中于低端领域展开价格竞争,三是产业投资近期出现过热趋势,四是LED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尚不能满足产业发展及应用的需求。

  针对于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应对措施:一要加强顶层设计,尽快制定产业专项发展规划;二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三要加强标准、知识产权和检测体系的建设工作;四要尽快建立联盟性质的行业协会联合会,解决产业发展共性问题;五要推进产品的多领域、多样化应用,尤其是在民用普通照明领域。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矢志不渝,为电子信息产业实现新突破、获得新增长而共同努力!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