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使用3G业务的理由
2008-11-18
作者:雷云
奥运期间,我有幸成为TD业务的社会用户,一个月800元的话音业务和50元的数据流量免费套餐让我当初着实兴奋了几天,但很快就束之高阁,后来给了一个朋友,他来帮我体验中国的3G业务。究其原因是我找不到使用3G业务的理由。语音业务方面我订阅了188元的套餐,每月月底还富余不少分钟数,数据业务方面我还没看到杀手级应用。我很迷惑,3G喊的那么热,用户买账吗?
11月11日,在In-Stat举办的“2008秋季终端锋会”上我看到一位高通" title="高通">高通的嘉宾拿着一款Kindle在阅读电子书籍,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实物,虽然没有细看,但引起了我很大兴趣。Kindle被誉为是电子图书阅读领域的iPod,在国外卖的很火,带动Amazon的股价上升不少,新版Kindle也预计在2009年上市。类似kindle的终端设备" title="终端设备">终端设备还有多功能互联网闹钟Chumby、数码相框DPF(digital photo frame)、移动互联网" title="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终端MID(mobile internet device)等。这些使用3G技术的终端设备给了我一个启示:3G的出路或许是在这些非手机的移动终端设备上。
很多业内人士都有一个共识,认为3G数据卡" title="数据卡">数据卡可能是中国3G当前最有前途的一种业务。但安装3G数据卡的笔记本也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尺寸太大,不便于携带,另外待机时间" title="待机时间">待机时间太短,不是真正的“移动”设备。Kindle这种设备待机时间长达几天,可以媲美手机,而且其定位是具备扩充功能的单一应用设备,就是虽然只为阅读设计,但也支持其他互联网应用。除了kindle之外,目前基于X86架构的MID已经上市,虽然待机时间和价格还是个问题,但能为用户真正提供“口袋里的移动互联网”。据悉,联想和爱国者在和高通合作,准备开发使用高通Snapdragon平台的基于ARM架构的MID产品。这种MID设备虽然计算处理能力稍弱、平台兼容性优势不明显,但胜在待机时间长,可以满足用户在移动中处理工作、体验娱乐服务的需求。
我很期待kindle、MID这种设备,即使目前3G还没到位,但支持WiFi功能就是一个吸引我的地方(中国的WiFi手机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解禁)。但这种设备通常和运营商关系密切,而在中国市场走运营商定制的终端设备比例还非常低。我个人认为,在中国让我使用3G业务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3G终端可以媲美2G终端,不是目前连smartphone都算不上的3G手机;2、3G网络覆盖和网络质量可以接受,实现无缝切换;3、王建宙的“三不”原则(即不改号、不换卡、不用到营业厅办理)。但不管怎么说,无论是在目前的3G引入期还是以后的3G成熟期,我都是非常期待kindle、MID这种设备。至少我认为他们是让我主动使用3G业务的一个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