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电子最新文章 Neuralink首次一天内完成两台手术 7月22日消息,据媒体报道,埃隆·马斯克旗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于22日宣布取得重要进展:“本周末我们成功完成了P8和P9手术,首次实现一天内完成两台手术。两位患者目前恢复良好,精神状态良好。” 马斯克随即阐述了这项技术的宏大愿景:“Neuralink将为数百万人,甚至数十亿人带来改变人生的巨大福祉。想象你的挚爱能够重新行走,或是患有痴呆症的父母能够再次认出自己的孩子。” 发表于:7/22/2025 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高时空分辨布里渊显微镜 7 月 15 日消息,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杨帆研究员牵头成功研制了国际首台高时空分辨受激布里渊显微镜。 布里渊显微镜是一种新兴的全光学、非接触、三维力学成像技术并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其通过分析受激布里渊散射信号中频移和谱宽信息,可分别表征样品的弹性模量与粘性,在生物力学、肿瘤学、眼科学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然而,由于信号极弱与系统限制,传统布里渊成像速度慢、光谱分辨率有限,难以满足活体成像与动态过程监测需求。 发表于:7/16/2025 太赫兹光声系统实现血钠无创实时监测 近日,天津大学科研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太赫兹光声系统,该系统首次实现无须抽血或标记即可实时监测活体小鼠血钠水平,人体实验也证实了其临床应用潜力。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光学》上。 发表于:7/15/2025 国内首例闭环脊髓神经接口系统临床植入成功 2025年7月1日,中国杭州——2025年3月,国内领先的神经外科和脑科学技术平台佳量医疗自主研发的闭环脊髓神经接口系统成功完成国内首例临床植入,标志着其通用神经接口技术平台在应用场景中的又一重要突破。该系统帮助一位因胸椎爆裂性骨折导致完全性脊髓损伤的60岁男性患者实现自主站立及行走,验证了佳量医疗在神经接口领域的技术领先性。 公司已构建先进的脑机调控,医用激光以及脑机芯片三大技术平台,为多种神经系统疾病提供创新器械解决方案。已开发产品包括用于脑部微创手术的磁共振引导激光消融手术系统(LITT),用于治疗癫痫、帕金森病的植入式闭环自响应神经刺激系统,以及颅内深部电极等,其中部分产品已进入正式临床试验阶段。 发表于:7/1/2025 我国机器人仿生手研究获新突破 6 月 22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日,由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北京大学等单位组成的联合科研团队,研发出全球首个兼具全手高分辨率触觉感知和完整运动能力的机器人仿生灵巧手。有了它,机器人不仅能精准抓取物品,还能像人手一样“感受”力度和位置。 发表于:6/23/2025 中国科学家突破机器人智能灵巧手抓取技术 6 月 10 日消息,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北京大学的科研人员研制的智能灵巧手因首次实现类人水平的自适应抓取,于当地时间 9 日登上了国际期刊《自然・机器智能》。 发表于:6/11/2025 中国科学院新可穿戴监测系统为帕金森病早期干预提供可能 6 月 10 日消息,据新华社今日报道,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强团队成功开发可穿戴汗液帕金森病多指标监测系统,通过实时采集分析汗液生物标志物,实现对帕金森病情发展的无创动态追踪。 发表于:6/11/2025 思特威推出首颗医疗应用200万像素CMOS图像传感器 6 月 5 日消息,国产厂商思特威今日宣布推出 2MP 超小尺寸医疗应用 CMOS 图像传感器 ——SC1400ME。 发表于:6/6/2025 全球首款生物计算机CL1上市 全球首款生物计算机CL1上市:每台含80万个人类神经元,单价3.5万美元 发表于:6/5/2025 我国植入式脑机接口技术正式启动临床入组 6 月 3 日消息,据第一财经报道,近日在上海举办的第 20 届亚洲神经肿瘤年会上,传来脑机接口技术领域的重要进展消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毛颖教授透露,由华山医院和北京宣武医院牵头的脑机接口临床队列研究已正式启动患者入组工作,旨在进一步验证植入式脑机接口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等关键问题。 发表于:6/4/2025 我国首个将脑机接口技术应用于临床的病房成立 5 月 17 日消息,据北京日报,北京天坛医院脑机接口临床与转化病房今日正式成立。病房将通过多种先进设备和技术,打造一体化的脑机接口技术平台,实现对患者的评估、调控、训练,改善和恢复患者的精细化运动功能、生活质量。 发表于:5/19/2025 借助毫米波雷达传感器打造可居家使用的多患者非接触式生命体征传感器 引言 人类生命体征通常通过监测系统进行测量,这些系统历来依靠与患者身体的有线连接,通过心电图和氧饱和度传感器的组合来报告心率和呼吸频率。这些传感器很难与新生儿、严重烧伤患者、癫痫患者或精神病患者保持持续接触。对于那些行动自如的患者,当他们在家中四处走动时,监测生命体征可能不那么容易。 发表于:5/16/2025 我国团队研发出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器人 5 月 8 日消息,港深联合团队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器人。 5 月 1 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徐天添教授、深圳大学王奔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张立教授组成的科研团队,在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期刊上发表了一项题为 Magnetically-driven biohybrid blood hydrogel fibres for personalized intracranial tumour therapy under fluoroscopic tracking 的文章。 发表于:5/9/2025 AI医疗应用加速 清华人工智能医院揭牌 AI医疗应用加速 清华人工智能医院揭牌 诊疗数据价值有望显现 发表于:4/28/2025 全球首台环形CT直线加速器在沪正式开机 4 月 26 日消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今日举办“与仁同行环抱新生”放疗新技术论坛暨全球首台一体化 CT 环形直线加速器开机仪式。 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一体化环形 CT 直线加速器 uLinac HalosTx 宣布正式开机,这标志着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研发与临床应用实现重大突破,也为国内肿瘤放射治疗领域树立了新标杆。 发表于:4/27/2025 «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