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格式:姚迁,刘晋名,盛小宝. 生成式人工智能数据跨境流动的安全风险及治理范式[J].网络安全与数据治理,2024,43(12):80-87.
引言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AI)的发展高度依赖海量、多样化且实时更新的数据支持,而云计算、物联网等跨境数据流动技术又为其提供了基础支撑,数据跨境流动对GAI发展具有关键意义。早在20世纪90年代,Feigenbaum等学者就指出,跨境数据流动是人工智能(AI)发展的关键因素[1]。 近年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推动GAI爆发式增长,进一步凸显了跨境数据在塑造全球AI格局中的作用。
国际社会已广泛认可跨境数据对AI发展的重要性。2023年9月18日,中欧在高层数字对话中讨论AI和数据跨境合作,美国媒体评论指出,数据跨境是避免全球“分层和巴尔干化”的关键因素[2]。美国高级研究员Nate Picarsic曾称:“我们必须清楚中国的诉求,捍卫自身利益……否则最终将处于一个由中国规范和标准主导的AI和数据环境中”[2]。这一论断揭示出AI跨境数据流动问题不仅关乎数字经济发展,更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平衡。
国内规范体系对GAI与数据跨境的研究均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GAI数据跨境这一交叉领域却仍缺乏针对性规则,现有规范体系尚未能充分回应GAI数据跨境流动产生的新兴法律挑战。2024年3月施行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安全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首次提出了GAI服务提供者需遵循的安全基本要求,但未涉及GAI数据跨境问题,且删除了先前引述个人信息跨境相关法规的条款,反映出在数据安全保障与GAI发展之间寻求平衡的复杂性。我国立法者在规范层面的迟疑,折射出了监管机构在应对 GAI技术应用以及伴随而来的跨境数据流动挑战时,面临的制度构建和实践困境。
2024年3月22日颁布的《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我国数据出境合规监管框架进行了重大调整,《规定》虽增强了数据跨境流动的监管力度,但对GAI应用的数据跨境流动问题仍缺乏明确指导,这可能导致GAI服务提供者面临合规困境,阻碍其进行国际数据流动和合作。此外,上海陆续出台了数据跨境流动管理新规,并公布了首批20个场景的数据跨境流动分级分类清单[3],但这些新规未涵盖GAI场景,反映出国家与地方在新兴技术监管方面的协同不足,且各地监管规则碎片化可能导致政策执行不一致。
从实践层面,GAI数据跨境与现行法规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GAI开发者和部署者在开展数据跨境尤其是个人信息跨境传输活动时,未严格遵循数据出境评估、标准合同、个人信息保护认证等要求,存在潜在风险[4]。同时,对于需跨境调用算法或算力的GAI开发者和部署者而言,数据跨境合规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痛点。这不仅影响GAI模型的训练效果,也增加了中小型GAI开发者和部署者获取云计算等商业服务的成本,不利于GAI产业的整体创新,最终可能削弱国家在GAI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综上所述,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GAI数据跨境实践的现状、风险及成因,并结合域外国家的立法及监管实践经验,提出可行的建议,为GAI产业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本文详细内容请下载:
http://www.chinaaet.com/resource/share/2000006271
作者信息:
姚迁,刘晋名,盛小宝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上海20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