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通信与网络 > 业界动态 > 随着5G的发展 将为互联网医疗领域带来一场巨大的变革

随着5G的发展 将为互联网医疗领域带来一场巨大的变革

2019-04-14
关键词: 5G 互联网医疗

  3月16日,从北京到海南,一场相隔3000公里的远程手术借助互联网完成。医生在海南医院里通过网络遥控操纵机械手,为远在北京的帕金森病患者实施了这场特殊的手术。这也是我国首例基于5G技术的远程人体手术。

  o4YBAFyjI1qAYNpJAAIGhzIdHGI131.png

  随着近年来互联网医疗的发展,网上挂号、远程医疗、在线问诊改变了传统的就医方式,也大大缓解了就医难问题。然而医生和患者之间隔着屏幕依然无法进行手术等医疗处置,千里迢迢跨区域就医的难题依然存在。而如今,5G技术凭借其高速率、低时延、大带宽的特点,或将破解远程就医的瓶颈,而这也将为互联网医疗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可能,并有望掀起互联网医疗领域一场新的变革。

  争分夺秒

  高速率传输急诊数据

  对心脏病等急病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而黄金抢救时间往往就在拨打救护电话、等待救护车、赶往医院的过程中被浪费了。如今5G技术的出现,则为入院前的抢救提供了更多可能,为病人搭建了一条“绿色院前急救通道”。

  在病人发病的同一时间,其身上佩戴的感知设备就可以借助5G网络向急救中心的医生发出求救信号。而随后赶来的医护人员,能够从病人被抬上救护车的一刻起实时监测其发病状况和生理数据,并通过5G网络传回医院,且这些影像资料几乎没有清晰度损耗。同时,医护人员在救护车上可以与医院进行远程无阻隔视频通话,让医院可据此尽快准备救治预案。等救护车到达医院时,相应的救治方案和医疗设备已经准备妥当,可以立即实施抢救。5G技术大大提高了急救的效率,而这节省出来的时间,有可能成功挽救危在旦夕的生命。

  据悉,在即将召开的北京世园会上,北京联通将把5G技术应用到远程急救中,以应对游客的突发状况。

  高清流畅

  省时省力实时交互会诊

  实际上,借助互联网开展远程诊疗和会诊早已有之,但是医疗诊断对医学影像的清晰度和流畅度要求极高,需要尽可能清晰流畅地展现患者的真实情况,而在实际操作中,“看不清”“传得慢”等问题极大影响了远程医疗的质量。由于大批医疗影像资料都是以G为单位,一旦要开展远程会诊,往往需要下级医院提前上传文件,上级医院早早下载完成,否则很难实时交互。而网络传输速率不佳,会诊时视频的清晰度和流畅度不理想,也会对诊疗效果产生影响。

  而5G远高于4G的带宽水平则有望破解上述难题,让远程会诊“看得准”“传得快”。3月15日,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同安徽省金寨县人民医院开展了两例重症病例远程会诊。在5G环境下,电子病历、放射影像、病理影像等资料快速传输,会诊专家可以同步调阅,而更加高清流畅的音视频也方便了多方实时交互。据悉,除了远程会诊,中日友好医院接下来还将尝试在5G环境下进行超声检查等远程操作,以满足外地患者的就医需求。

  跨越千里

  低时延远程手术治疗

  2018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的刘荣医生,利用5G网络成功地为50公里外的一只实验猪实施了肝小叶切除手术,这是全世界首例5G远程外科手术测试。手术全程耗时约60分钟,延时仅有0.1秒,术后小猪的生命体征平稳。“思路想法早就有了,但落地需要诸多配合辅助,没有技术的进步实现不了远程手术。”刘荣医生坦言。而这至关重要的技术一环,正是借助5G技术完成的。

  5G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实时、高效和稳定的医疗需求,使过去被认为是天方夜谭的远程手术变为现实。

  5G低时延的网络传输环境为精准的医疗手术提供了可能。在5G技术支持下,来自上级医院的高水平医学专家,能够远程操控AI手术机器人操刀为千里之外的患者进行手术。这样可以让病人、医生都不必再承受长途奔波求医或出诊之苦,对于医疗条件欠发达的地区来说,5G支持下的远程手术无疑为当地患者带来了福音。

  除了在急救、会诊、手术方面的应用,5G技术还在其他方面促进着医疗行业的变革。以往各自独立运行的医疗器械,如监测仪、X光机、检测仪等,在5G和大数据的加持下,能够实现彼此间信息和数据的联动;一大批智能可穿戴设备将在5G时代涌现,实时采集和传输人体健康数据,方便医生进行连续且精准的监测。

  当然,目前5G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还不算成熟,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有待完善。但显而易见的是,5G将为互联网医疗领域带来一场巨大的变革。正如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院长张国刚所说:“随着5G 时代的到来,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手术机器人越来越普及,互联网医疗会迎来一个春天。”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