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又涨价!国产MCU厂商站起来了吗?
2021-05-19
来源:芯三板
MCU市场供需失衡超乎想象,产品报价仍在持续上涨!最新消息,继1月1日涨价之后,意法半导体(ST)再发涨价通知,所有产品线从6月1日起开始涨价。至此,多数国际MCU大厂调涨,国内MCU厂商也有传出一些涨价消息。
MCU价格涨涨涨,哭倒下游终端厂,因为大多数情况是涨价数倍都拿不到货,即使能订到货也会因为交期过长削弱消费者购买欲望。绝望的下游终端厂放无薪假来缓解运营压力,但若缺货涨价不缓解,长此以往,还会给终端企业带来致命打击。
为了应对这种极端的缺货涨价行情,下游终端厂商焦头烂额寻求其它器件替代MCU,或者干脆采用国产替代品牌。但国内MCU厂商存在产品参差不齐,存在兼容性问题,技术资料不齐全等等问题对开发者都不太友好。选择哪家国产品牌替代成了下游采购端最需要考虑的事情。
芯三板对本土MCU主力军逐一解析,希望能为各位看官解疑答惑。
A股MCU厂商业绩表现比对
与下游终端厂商的惨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游原厂今年第一季度业绩大涨,赚得盆满钵满。这说明,确实有不少下游厂商采用了国产MCU。笔者统计了国内MCU领域的A股2021年第一季度的业绩表现:
来源:各公司财报,由芯三板整理
业绩最亮眼的当属IDM厂商士兰微,2021Q1净利润飙升77倍!沉寂多年,士兰微终于迎来人生的高光时刻。MCU是士兰微重要产品线之一,公司目前收入中约30%来自MCU/逻辑器件。MCU主要是32位,客户以家电为主,与IPM搭配销售。过去几年,士兰微为8寸线和12寸线的投产做足了准备,产品线从低毛利向高毛利升级,如今恰逢市场爆发和供应短缺,所以爆发是可见的。
另外一家IDM厂商华润微也有MCU业务,公司32位CPUIP的MCU产品实现客户导入,同时,在研项目包括32位电机控制MCU系列产品。华润微净利润增长翻两番,但总营收增长幅度不及一半。主要原因是,公司的原材料供应存在不确定性,难免出现延迟交货、限制供应或提高价格的情况。
除了IDM厂商,部分芯片设计A股公司在MCU领域也占有一席之地。32位MCU主力军兆易创新2021Q1营收翻番,净利润也实现大幅增长,公司MCU同比增长近2.5倍是业绩增长最大动力。在产能紧缺的情况下,兆易创新是所有MCU厂商中最有信心的一家,公司对外称,2021年公司获得的产能增量预估能在3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兆易创新加大中高端市场攻势,在车规MCU上发力,其最新的 MCU 车规产品会在今年六七月份开始流片,计划今年底会进入量产。
Wi-Fi MCU通信芯片龙头乐鑫科技2021Q1营收翻番,净利润同比翻近3倍。该公司在4月9日发布了首款支持Wi-Fi6的新品ESP32-C6,这是去年年底以来,继ESP32-C3和ESP32-S3后的又一款重磅产品,有望再涨一波业绩。
盈利能力方面,2020Q1因疫情影响,乐鑫科技实施了特殊的降价政策,但之后毛利率已保持稳定,2021Q1综合毛利率40.0%,其中芯片毛利率为46.8%,2020年为45.7%。
国内上市公司中唯一的ADC和MCU双平台的IC设计公司——芯海科技2021Q1在没有红外测温等防疫物资销售的情况下仍取得高达1.04亿元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4.03%。芯海科技的32位MCU产品开始大规模量产,广泛应用于车载中控、便携医疗、工业测量、高端电子烟等应用领域,并开始导入通信光模块、手机、数字传感器等领域标杆客户。随着TWS 耳机充电仓、个人护理等MCU的需求还在快速增加,预计2021年业绩还有更多增长空间。
国产家电类MCU龙头中颖电子同样营收净利双增,公司的家电及电机产品销售同比稳定增长13%,增长幅度相比其他家公司较小,主要是受限于上游产能供给。中颖电子采取三大应对措施保证产品供应:一是自购测试机台委托代工;二是公司尽量转采12寸晶元制程取代产能紧张的8寸制程;三是调整产品价格对冲成本上升压力,以获取争抢更大产能议价的能力及空间。
纳思达和东软载波是9家MCU A股公司中唯二出现负增长的公司。不过,纳思达的主业是打印机相关芯片,公司全资子公司艾派克微电子(含极海半导体)销量同比增长达 35%,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达 86%。
下游采购端风向转变
本土MCU厂商成绩耀眼的背后有其特殊性,尤其是在缺货涨价的背景下。
目前中国MCU市场仍然以ST、NXP的MCU为主,本土MCU厂商虽然在数量上占多数,但市场份额仍然较低。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超过74%的中国MCU市场被ST、NXP、Microchip、瑞萨、英飞凌等海外厂商占据,本土MCU厂商市场占有率仅为10%左右。
原先国内很多公司还是优先选择进口产品,但在经历过这么一波“涨价缺货”摧残后,国内的采购端风向开始转变。
以涨价炒货最猛的ST为例,不少公司从ST疯狂涨价以后就中断了ST的采购,转而投向国产MCU的怀抱。虽然国产MCU还没发让人很满意,但也不是不能用。
在此之前,ST因其产品齐全的功能、兼容性以生态完善给开发者带来诸多便利,受到众多工程研发人员的青睐,在家电产品、马达控制、消费电子及工业等领域都有诸多应用。
“ST如此放纵渠道炒货是要反噬其害的。”读者给芯三板留言。国内已经出现了大批对标ST MCU的厂商,他们想要给客户提供比ST MCU性价比更高的产品。一旦国内下游厂商实现切换国产品牌就会有很强的惯性持续使用。
ST在其最新的年报中也表示出对原有市场可能被吞噬的担忧,特别是在亚洲地区,很多新冒头的公司发展势头越来越好,将会更多地参与到公司的芯片竞争中来。
中高端市场攻势提速
当前局面为国产MCU厂商打入中高端供应链带来了机遇。
国内厂商在利润空间较小的低端(8位)MCU市场自给率较高,应用主要集中在消费电子特别是家电领域,而高端(32位)MCU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应用在汽车电子和工控等等高端应用行业的还比较少。
目前国内汽车级MCU已量产的公司有杰发科技、赛腾微电子、中微半导体等公司,而兆易创新也加入到这一行列中,其车用MCU预计六七月流片,年底量产,有望借助“缺芯潮”侵蚀海外厂商的市场份额。
众所周知,车规MCU认证严苛,但供应链本土化需求会加快车规级MCU的验证。业内人士表示,以前车规产品验证过程长,很大程度上是各种程序性原因造成的。现在由于缺货情形紧张,将去繁化简,主要保留技术层面的验证,大大缩短验证时间。
结语
本土MCU厂商成绩耀眼的背后是缺货涨价的特殊性。MCU厂商在经历过这一波缺芯潮,都应该看到国产替代需要时间、产品需要验证、供需调控能力需要改善等问题。
国内的MCU公司在数量上并不输,除了上述列举的公司之外,还有数十家未上市公司,但能达到欧美公司水平的寥寥无几。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在研发32位MCU,但很多公司离真正规模化落地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正如网友所说,“现阶段风这么大,是个猪都能飞,只有等风平浪静的时候,才知道谁的后劲足,走得最远。”
笔者和大家一样,都希望国内半导体产业能快速成长,整体体量越来越大,进而拥有更多的议价权利以及产能份额,让各行业面临的“缺芯”难题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