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的五大槽点 看懂了才能不成为新炮灰
2016-05-10
来源:智慧产品圈
引言: 时下的VR厂商要做的不止是在输入输出、软硬件平台、SDK层面追求高性价比,要有所作为还得练就自己的“绝活”,或算法、或生态、或内容不一而足。
在时下的中国,“谁进入了VR不是新闻,谁没进入VR才是新闻”。从去年到今年,在资本的疯狂裹挟之下,VR快速席卷了每一个细分领域。众多领域的老将新兵纷至沓来,在技术、硬件、内容、应用领域各显神通。虽然夸张点说,VR的未来甚至就是移动互联的未来,但在这一巨大的风口之下,谁会飞到最后?《智慧产品圈》梳理出VR行业的五大槽点,看看排兵布阵的群雄们是否可以借此自掂分量、厘清未来?
价值:将成智能手机“接盘侠”?
HTC Vive 中国区总经理汪丛青在最近举办的GMIC 全球VR峰会上指出,在智能手机市场趋于饱和时,VR 摆脱了过去不愠不火的状态,展现出其巨大的潜力。每一代的新技术在计算行业中都会比上一代越来越快,越来越便宜,越来越有沉浸感。所以没有哪一技术比VR更有沉浸感,VR已在全球被认可是最领先的技术和平台。在未来4年内,VR 行业规模有望赶超智能手机业。
Pico(小鸟看看)首席执行官周宏伟同样看好这一行业的潜力:“VR行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预计在2020年,VR行业将达到千亿美元的量级。”
而伴随着 VR 设备的兴起,其他行业也会卷入到 VR 热浪中。“其中,零售业将以 30 万亿美元的体量成为VR行业最具价值的市场。此外,教育也将成为VR业最大的应用市场之一,这代表着未来的学习方式。” 汪丛青表示。
虽然AR“未来”,但未来已来。在国内厂商还在苦哈哈地围绕VR大做文章,但国外企业已在MR甚至AR领域开始全速发力了。甚至有业内人士认为,5年内AR将变成眼睛上的玻璃条,能投影全息影像,打三维电话,界时手机可能也将轮为附属甚至出局。在一切都在狂飚猛进的时日,只能说一切皆有可能。
显然,VR的革命已经开始,但革命的“火种”如何点燃自己的价值呢?
技术:不再为基础技术过关而挣扎?
VR无疑创造出了一种崭新的视觉体验和人机交互方式,融合了多媒体、传感器、显示、网络传输、人工智能等多领域技术,涉及硬件平台、核心芯片与器件、软件平台、软硬件标准等。
虽然经过几年的洗礼,业界有人认为技术不再是VR的瓶颈,但目前国内几乎所有的VR公司还在为一些基础技术过关而奋力挣扎。我们看VR产品的发布会,大家仍然是在强调自己的延迟低于20ms,刷新率达到75Hz,使用OLED屏幕,或者一体机使用了某新型芯片等等。前头有国际品牌的产品需要高山仰止,后头有无数的新手在揭竿而起,时下的VR厂商要做的不止是在输入输出、软硬件平台、SDK层面追求高性价比,要有所作为还得练就自己的“绝活”,或算法、或生态、或内容不一而足。
诺亦腾科技有限公司品牌副总裁陈楸帆就表示,VR技术需要追求动作数字化,目前,我们基于传统的惯性传感器的动作捕捉,开发了一些算法,包括研发虚拟拍摄的一些流程,今后甚至还会在医疗、体育行业的知识,通过AI 的方式整合到 VR 以及动作捕捉中来。
我国在核心关键技术存在短板方面尤其值得重视,在动态环境建模、三维图像加速、自然人机交互、网络分布式应用等核心关键技术领域要加强积累,在主控芯片、核心光学器件、高端传感器等关键器件方面要强力攻关,新型材料、人体工学设计、仿真系统、开发工具等相关配套技术要加快发展。要不,光有VR的“花架子”,而不从核心元器件进行攻关的话,最终也只是某某芯片厂商、传感器厂商作“嫁衣”。
随着硬件技术的完善,UI问题也将凸显。根据全新的人机交互情景进行语言设计,这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内VR产业的攻坚焦点,也会是接下来VR创业的重要窗口。究竟VR式UI最后会形成一家独大还是百花齐放,将是另一场我们拭目以待的产业革命。
体验:消费者的终极需求?
凯文·凯利最近发文指出,体验是VR和混合现实(MR)领域的新货币,像 Magic Leap 等公司提供的技术将让我们能够生产、传递、量化、精炼、定制、增强、探索、分享、转载各种体验,这种从创造、传递和消费信息到创造、传递和消费体验的转折定义了这个崭新的平台。毕竟,消费者的终极需求还是更好的体验,而不是技术本身。
因而,体验将成VR厂商能走多远的“热词”。北京幻城科技有限公司CEO赵超越曾对记者指出,未来VR将走两个极端的路线,一条是极致体验,这需要非常好的硬件设备、非常牛的软件技术,然后在一定的空间场景去做应用。另一条路是极致简单,可让VR移动互联网化,即随时随地随身VR。他认为后者会更广泛的普及,而前者则是多接大单做定制。
而体验与产品形态也息息相关。Pico CEO 周宏伟预计认为,移动VR一体机将是未来 VR产品的主要形态,因其在移动性、便携性、佩戴的舒适性上较有优势,并且可产生各种方便的交互方式,成本也较低。他还指出,作为一个新的硬件形态,它在 UI设计和系统定制方面需要不同于其他的硬件平台,需要重新设计。
实现更好的体验还需要提升产品的舒适度。随着VR设备进入真实市场的比重不断提升,提高舒适度必然是产品升级的主要方向,新材料、新工艺等将成为促进下一阶段VR产品完善的新角力场。
内容:成败皆系于此?
有一种说法,VR是一个大厦型产业,硬件和技术的矩阵革新是它的基座,而内容展现是它的顶楼。可以说,VR未来最大的挑战之一来自于内容。缺少了内容支持的智能硬件,说到底也只能是极客们的玩具,只有硬件平台具有充实的内容辅助,才能成为大众普及的产品,并且内容生态是 VR 硬件能够为客户带来差异化的重要一环。
我国VR目前在内容上相对匮乏。针对VR应用的影视、游戏、直播等消费级文化娱乐内容供应不足,已有VR产品内容体验不佳、用户粘性较低。而在面向医疗、教育、工业制造、商业等行业应用领域中,还缺乏统一规范的VR物理和行为模型,应用开发成本较高。
构筑内容生态,不仅需对接各方的优势资源,深耕各种软硬件技术如3D拍摄、3D协同设计等,也要打造自己的平台战略。乐视虚拟现实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岱表示,乐视在VR方面已经整合了大量的资源,其中既包括乐视既有的视频内容,也包括乐视自己的硬件终端和体验店,将来乐视也会对内容开发者和制作者提供相应的支持。
因而VR想要生存,打造优质内容,获取市场的直接信任是一条必须走的路。很显然这亟待提高内容的定义能力,开发便利的开发工具,明确各领域的应用场景和目标需求,健全内容生态和服务体系,这也需要产业链的协同作战。
投资:应关注开发工具、拍摄、内容等?
VR庞大的市场蓝海,等待我们的不仅仅是产品的角逐,也必将成为资本较量的主阵地。资本的不断注入,更是加速了VR的蹿红,目前各路资本的投资重点有50%集中在硬件,其次是平台和内容。
合一集团高级副总裁李捷认为,VR真正出现像 Apple 或者安卓这样的生态还需要至少好几年的时间,比如完整的软件、硬件、第三方工具,包括支付,甚至一些基于 VR 的更高质量的内容。“因而,硬件行业并不再是投资VR好的进入机会。相反的,在开发工具、拍摄、动作捕捉技术以及内容方面,投资还是很有机会的。” 李捷表示, “游戏、广告、电商和直播互动很有可能在未来一两年内爆发,投资者应围绕VR的拍摄、内容、平台、观看、变现五大方向来分析整个市场。”
在这个等待迸发的时间点上,认清趋势、拥抱趋势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如何才能拥抱未来呢,2016年5月19-21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的“2016中国智慧家庭博览会”隆重推出VRAR专区以及5月20日举办的VR/AR技术应用及渠道对接高峰论坛将从“VRAR解决方案及行业应用案例”、“产业链协同助力VRAR落地”、“渠道与商业模式的构建”以及“核心技术与创新应用案例”四个维度,进行VRAR生态系统架构的重构,将给你不一样的重量级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