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唤醒沉睡的专利
2015-01-19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数据,中国在2013年超过德国,成为仅次于美、日的世界第三大专利申请国,增速则为全球首位。当年,中兴和华为两家公司,进入全球企业专利申请量的前三名。
但是,我国的专利转 化率却远低于发达国家,其中个人专利转化率不到5%。即便是较高科研水平的高校,同样转化率不理想。来自教育部的数据表明,我国高校的专利转化率普遍低于 5%,而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曾对外表示,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而世界银行统计则显示,中国专利技术应用商品化率不到20%。
专利转化不畅成为制约我国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的瓶颈之一,使得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经济贡献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
专利的价值不是体现在专利的申请数量上,更体现在专利在转化过程中为经济发展创造的价值上。改变这样的困境,一方面需要有关方面,为专利成果转 化扫清障碍,提供更多市场平台和法制保障;另一方面,也应当扭转当下一些地方片面追求专利数量的考核倾向,以尽力避免专利泡沫和专利资源的浪费。
近日,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知识产权局获悉,2014 年前三季度,全区共申请发明专利11591件,同比增长80.6%,获发明专利授权1381件;仅9月末全区拥有发明专利5020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 有量达1.07件,全区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率、发明专利受理量增长率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率均居全国前二位。
和这些闪光的数据相比,2014年前9个月,全区转让实施专利242件,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99件,许可金额近360万元。如此反差令人深思。
诚信危机阻断合作
多年潜心研究和市场调查,花费了几万元,中学教师泥立敏终于与人合作发明了装饰墙体砖,采用这种墙体砖可以直接装饰外墙,既省时省料,又能使墙面图案保留时间长。
但是,发明成果申请专利已经好几年了,期间也有不少单位和组织来信说可以为其牵线搭桥,但需一定“经费”活动,起初泥老师还自信满满地给对方汇 钱,但结果都是石沉大海。作为专利权人的热情就这样被一点点消磨殆尽,泥立敏有种有力使不出的感觉。如今,他的发明依然“养在深闺”,也很难向市场化转 型。
“转让意味着利益交涉,这种交涉并未在一种规范制度下进行,于是‘诚信危机’在专利权人和厂家之间显得犹为明显。”自治区知识产权局法律事务处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几年来也出现不少利用提供专利转让服务名头进行诈骗的案件。
据介绍,在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上海等地,专利技术转让中介较为成熟规范,从业人员也非常专业,业务量逐年递增,从而使专利实施进入良性循环。
目前在广西,为了便于专利转让,自治区科技厅、知识产权局等相关单位每年都举办发明创造成果展览交易会,为有技术有成果的发明人找“婆家”。截 至2013年底,广西从区外引进专利代理机构11家,使全区专利代理机构达23家,执业专利代理人87人,为发明专利实现倍增提供了有力支持。
专利生命在于市场
不少专利权人都是先有了专利成果,然后才考虑将成果推向市场;而像泥老师这样从萌生创意开始就进行市场调查的发明家少之又少。“我认识一些朋 友,他们固执地认为自己的发明是最好的,他们很少会心平气和地去了解市场上同类产品的情况,其实一项发明只有当其在同类产品中质优价廉,才会有市场。”泥 老师说。
据了解,专利市场前景即便再好,也需要更多的生产经营与流通领域人才去开拓,而一些专利人通常又不愿意以技术入股的形式去与企业共担风险,自己又没有能力去做市场推广,却向商家要求高昂的转让费用,往往会把好专利等成了昨日黄花。
知识产权局相关人士指出,专利的寿命不是取决于其法定保护期,而是市场,如果市场消亡了,专利的生命也就随之终结。要让专利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它本身应该是实用的,具有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专利发明还要能够持续发展。
为了让更多的专利成果“走出深闺”,广西科技厅、广西知识产权局积极拓宽广西专利技术产品转化交易渠道,去年4月,创新性地让发明展“走出 去”,组织了部分广西发明创造成果,参加第二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参展期间,共签订意向合作项目13项,意向合同金额3655万元。同 时,还注重“请进来”,去年10月24日~26日,自治区人民政府还在梧州市主办第四届广西发明创造成果展览交易会,参展项目约756项,涉及广西14个 千亿元产业、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传统手工业、旅游、文化等其他产业领域,突出了实物展示和互动效果。
“巨额”转让费用吓退合作厂家
采访中,知识产权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今许多私人专利拥有者并不能给自己的专利进行正确估价。曾经有一位专利持有者找人帮忙进行技术转让, 开口要价五百万元。按照他的思维:假如每年有一亿人使用该专利生产的产品,那么一年利润就是几亿元,难道从中抽出五百万元还不可以吗?这种思维方式显然与 市场经济不适应,他没有考虑国外同类产品的竞争条件,也忽视了新产品进入市场的前期基础工作损耗和开发风险,给自己的专利产品做了过高的估价。
很多私人专利拥有者往往是“狮子大开口”,要价动辄几十万元、几百万元,甚至几千万元,把合作厂家一下子挡在门外。有专家指出,从专利到产品要 经历“实验室——小试——中试——小批量生产”等环节,还存在一定的风险。除非是已经很成熟的产品,否则,企业一般不会贸然花一大笔钱买个“未知数”,花 小钱,发明人又不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