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最新文章 保障5G ORAN网络的时序安全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见证了大型蜂窝网络在某些方面的巨大转变。当然,最值得注意的是向5G的过渡。5G是一种更高速,响应更快,更强大的网络架构。5G实现了更快的下载速度,开辟了固定无线接入(FWA)移动宽带等新应用,并有望为世界各地的公司带来重大的创新,如网络切片。 发表于:2023/6/9 抢抓新风口,5G专网将助推行业发展向纵深迈进 十年磨一剑,厚积薄发,迎来了5G公共网络的逐渐普及。而在现实世界中,5G专网的实施和部署还处于起步阶段。拥有5G专网意味着,无需等待即可解锁专属的5G网络性能。 发表于:2023/6/8 欧盟将强制禁用华为5G设备! 据金融时报报道,欧盟正在考虑强制禁止成员国使用被认为在5G网络中存在安全风险公司的设备,包括中国的华为。 发表于:2023/6/8 5G专题|5.5G核心网重大倡议发布! 构建未来5G-A商业成功的关键在于全业务使能,作为网络连接的核心枢纽、整个网络拓扑的中心、未来业务发展的“发动机”,5G-A核心网产业加速发展步伐迫在眉睫。 发表于:2023/6/7 5G专题|5G商用四周年观察:5G建得怎么样?用得好不好? 6月6日是工信部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四周年。这四年来,5G建得怎么样?用得好不好?第31届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于6月4日开幕,展会系统展示了5G商用以及共建共享的进展。 发表于:2023/6/6 5G专题|5G发牌四周年,改变了什么? 5G发牌四年来,从珠峰到矿井、从海岛到深山、从机器轰鸣的港口工厂到书声琅琅的美丽校园,5G的春风吹遍华夏大地,开出一片赋能千行百业的烂漫山花。 发表于:2023/6/6 5G专题|5G商用四周年:融入近六成国民经济大类 打造数字经济新动能 5G商用4年,融入近六成国民经济大类。5G除了让我们日常的视频电话更流畅,还能为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怎样的助力? 发表于:2023/6/6 汉高材料创新进行时,助力解决5G基站热管理挑战 中国,上海 近年来,移动通信技术迭代演进速度加快,作为引领性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5G大规模部署已取得显著成就。根据3GPP标准的节奏,5G-Advanced(5.5G)预计将于2024年进入商用阶段,这为迈向6G打下基础。而在通信速率代际提升的同时,基站功耗也会随之迈上新台阶,带来更高的热管理挑战。作为领先的热管理材料专家,汉高为5G基础设施组件提供多种形式的界面导热材料,包括导热垫片、导热凝胶、液态填隙材料及相变材料等。汉高瞄准未来通信基站发展趋势,加强技术创新,打造绿色产品配方和高水平本土研发团队,推动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 发表于:2023/6/6 工信部明确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 新华社北京6月4日电(记者张辛欣、魏弘毅)工信部部长金壮龙4日在由工信部主办的第31届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表示,将前瞻布局下一代互联网等前沿领域,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 发表于:2023/6/5 是德科技推出首款可实现快速、准确误差矢量幅度测量的中端网络分析仪 是德科技(Keysight Technologies, Inc.)推出该公司首款中端矢量网络分析仪(VNA)产品——Keysight E5081A ENA-X。这款新产品不仅能快速实现准确的误差矢量幅度(EVM)测量,还能将表征 5G 元器件设计的速度提高50%。 发表于:2023/6/1 Cadence 发布面向 TSMC 3nm 工艺的 112G-ELR SerDes IP 展示 3nm 时代来临了!Cadence 在 2023 年 TSMC 北美技术研讨会期间发布了面向台积电 3nm 工艺(N3E)的 112G 超长距离(112G-ELR)SerDes IP 展示,这是 Cadence 112G-ELR SerDes IP 系列产品的新成员。在后摩尔时代的趋势下,FinFET 晶体管的体积在 TSMC 3nm 工艺下进一步缩小,进一步采用系统级封装设计(SiP)。通过结合工艺技术的优势与 Cadence 业界领先的数字信号处理(DSP)SerDes 架构,全新的 112G-ELR SerDes IP 可以支持 45dB 插入损耗,拥有卓越的功耗、性能、面积(PPA)指标,是超大规模 ASICs,人工智能/机器学习(AI/ML)加速器,交换矩阵片上系统(SoCs)和 5G 基础设施应用的理想选择。 发表于:2023/5/24 基于强化学习的自适应编码调制策略 NTN(Non-Terrestrial Network)是面向卫星通信和低空通信的重要应用场景,标志着5G技术应用从陆地通信走向了空间通信,可以预见卫星网络将是未来6G通信网络中重要组成。为了满足卫星通信质量要求、最大程度地增大系统容量,需要应用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根据信道状态信息在不断变化的通信环境下动态调整调制阶数和编码码率。人工智能在解决卫星高动态场景下信道条件快速变化所产生的问题具有明显的潜力。采用基于强化学习的低轨卫星自适应编码调制策略,解决了卫星通信环境的变化造成的门限表与实际信道不匹配的问题,与传统ARIMA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算法相比提升达到20%以上。 发表于:2023/5/12 面向6G的通信感知一体化 通信感知一体化作为6G的重要特征和关键使能技术,实现了通信和感知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增益。首先介绍了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的研究现状,从学术研究和标准化进展两方面进行了梳理,进而在网络架构、组网和波形设计三方面对于通信技术和感知技术的一体化设计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总结分析。最后展望了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在6G的中发展趋势并分析了可能面临的挑战。 发表于:2023/5/12 孔缝尺寸参数对腔体的5G屏蔽效能影响规律研究 为保证换流站5G设备屏蔽腔体的屏蔽性能,明确腔体孔缝数量及尺寸对其屏蔽效能的影响规律,在HFSS仿真环境下,构建了屏蔽腔体的电磁屏蔽效能分析模型,分析了5G微带贴片天线电磁辐射的空间分布特征;然后,分析了腔体孔缝高度对屏蔽效能的影响,发现不同孔缝直径下屏蔽效能均随孔缝高度的增加而呈增强趋势,电磁辐射强度由0.5 mm高度下的24.81 dB降低为2.0 mm高度下的16.29 dB,同时分析发现屏蔽效能随孔缝直径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最大辐射强度由1.0 mm直径的-15.13 dB增长至7.0 mm直径的49.87 dB;最后,在孔缝面积占比一定的情况下,发现随着孔缝数量的增多和孔缝直径的减小,屏蔽腔体的屏蔽效能是不断提高的。 发表于:2023/5/8 基于5G小基站的室内定位技术与应用研究 高精度室内定位技术与小基站通信网络结合能够有效降低室内定位的部署及运维成本,为各类定位应用场景提供了重要解决方案。首先归纳对比了常用定位技术,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定位技术在小基站应用的可行性;然后,提出了基于5G小基站的室内定位方案,并对其架构进行了具体阐述,该方案具备传输网络易扩展、传输路径灵活化、定位接口开放化的优势;最后,给出了基于本方案选定的两种定位技术的应用场景及定位流程。结果表明,基于小基站的室内定位方案能够满足消费者领域及更加广泛的垂直行业的定位需求,具有重大意义及应用前景。 发表于:2023/5/8 «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