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嵌入式技术 > 业界动态 > 紫光收购美光:为产业布局还是拉升股价?

紫光收购美光:为产业布局还是拉升股价?

2015-07-16

17.jpg

       《华尔街日报》报道,清华紫光集团已向美国美光科技出价230亿美元,欲整体收购后者。报道说,清华紫光集团愿每股报价21美元,溢价率19.3%完成收购。周一,美光收盘价17.61美元,市值约190亿美元。

  美光主要生产内存和闪存芯片,市占率曾长期仅次于巨头韩国三星。但今年上半年,它被韩国另一枭雄海力士超越,沦为第三。

  不过,美光官方今日回应是,并未收到紫光的所谓收购要约。英国媒体干脆说,属于谣言。

  根据我的判断,这案子很合乎产业逻辑。但短期看,里面似乎更有多资本市场用意。就是说,双方可能都有靠收购消息拉抬股价的用意。

  落实的肯定不是紫光股份了。但集团的动向怎么都会影响到它。在这轮中国股市动荡之后,急须拉高股价,有人要套现出来哦。之前,借助收购与被注资,它连续拉了16个涨停板,都炒到139.4元了,看清楚。。。

18.png

  单从业绩来看,紫光股价根本就支撑不住。Q1Q2财报,财务整合效应大于实际业务提升效应。你知道每起收购案,财务操作空间都很大。应该说,紫光股价大大透支了它的业绩,K线图华而不实。

  这两天,紫光连续几个涨停,跟其他跌惨的个股一样的姿态。开始重新回头了。但不要期望一路涨停回到原高位。

  呵呵,美光也急须拉动股价。过去一年它跌惨了。从去年12月中至今,股价已经被“腰斩”。而且,过去几季,亏损连连。王忽忽听到美光的名字,就立刻能感觉到它与“亏损”在一起。是啊,盈利季度实在太少了。

19.png

  继续听我来说,看我逻辑。

  我这么判断,当然主要基于资本市场。从产业面看,整合动向倒符合逻辑,尤其符合紫光逻辑。

  你知道,借两起关键整合(收购展讯与锐迪科),紫光两年就变身中国最大的独立芯片设计企业。之所以强调“独立”,乃因华为旗下海思规模更大,只是出货更多依附华为,称不上真正开放的独立设计企业。

  紫光是中国政府强力发展半导体产业的整合平台,市场拓展、路径,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官方意志。它接受全球半导体龙头英特尔注资90亿,既是中国开放信号,也是“去IOE”背景下挟市场号令巨头的博弈风向。

  此前消息说,紫光计划投入300亿元人民币,打造世界一流的半导体设计公司,目标是成为全球手机芯片的第一大供应商,进入全球半导体设计业前三名。但根据我的观察,尤其这一年最新动向,它的目标不可能局限于设计环节。

  因为,只局限于设计环节,会缺乏规模效应。不要以为规模不是话题。在中国,缺少规模,就很难拿贷款、补贴啥的,人家认为你很小,瞧不起你。。。。。。规模化效应,在中国企业中,实在是很愿意做的事,你明白。

   做大规模的途径,单靠设计肯定不行,紫光整合了展讯、锐迪科,又能怎么样?未来几年也不可能超越联发科,别说高通了。做大规模只有涉足其他,尤其制造。 你看两个月前,它不是斥资30亿美元收购了惠普旗下的华三嘛。后者是一家通信设备公司,身上带有华为与3com的印记。虽然规模有限,但国内有不少行业客 户。这一步意味着,紫光集团可能有意发展成为一家IDM模式的半导体企业,走向垂直整合之路。

       但是,还是那一句,这不过就是做大业绩的途径而已。华三价值挺大,紫光内部主业与之相关的配套并不明显,甭指望展讯那点脉络哦。锐迪科倒是与华三匹配更多些。股东英特尔嘛,当然未来也可以借助华三涉足更多行业市场。

  整体上,华三根本无法真正支撑起紫光半导体产业的概念,紫光需要涉足更多,做大规模。

  如果能够蛇吞象,吃下美光,那紫光就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巨头之一了。未来与它的通信业芯片资产整合,空间很大,光荣梦想一下就实现呵呵。要知道美光是做内存与闪存芯片的,有设计也有制造业,也是IDM形式的企业,符合所谓垂直战略。

  但这理想收购案,更像一个大噱头——虽然紫光与美光都是半导体概念,其实领域有很大差异。收购后,跟现有主业整合效应,其实并不大。

  中国确实也该收购DRAM领域的资源。几年前,中国就这么思考过:在处理器领域无法超过英特尔,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打不过高通们,想创造一个独立于ARM的生态基本不可能,那就只好多围绕DRAM来说文章吧。三大关键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话,那也很好。

  2009年,面对全球一片哀鸣,中国也曾发出所谓“抄底”声音。那时台湾地区、欧美DRAM企业也曾进入视野。但最后证明单纯依靠资本力量,没有产业基础,就算卖给你,都是个地雷。

   DRAM领域、闪存领域,远比其他芯片领域波动更大。它更多关联着消费类市场。下游波动太剧烈。2009至2010,价格一度杀到白菜价。这个领域,没 有一种抗风险的系统布局,从技术、系统、产业链、人才、管理运营、市场支撑,玩得转的不多,台湾地区的两家,都玩惨了。日本也玩惨了。只有韩国三星、海力 士、美国美光还能左右产业时局。

  去年Q1(其实是2014年11至2015年1月),美光盈利,当时状况还不错,但也未达分析师预期。过去一年,它的局面又恶化了,连续亏损。

  而韩国双雄此时加快了技术创新。尤其三星,新工艺下产能很快会落地,上代产品价格又杀得很猛。上半年行情本来也不咋地,美光就更受不了了。

  中国如果此时杀入其中,看上去也是抄底行为。

  但是,就算国家主导的战略整合价值远超过紫光一家企业规模化诉求,现在,问题是,你想收购美光,人家会答应吗?

  不知美光说未收到收购要约是否只是PR说辞,也许它在考量什么。单纯从市场布局来说,我相信美光会选中国,但未必甘心全部给你。也许最合理的方式是,双方建立更深的战略合作,比如技术转移与生产落地,换取中国资金支撑,与韩国双雄对抗,而不要期望一口吃下它。

  我觉得,除非发生特殊情况,或者中国在其他方面做出重大让步,完购美光的期望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案子,美国政府没有获得什么筹码,绝对不可能放行。

   这一段话,我说得已经起老茧了,都俗了:冷战思维中诞生的《瓦森纳协定》,至今约束力仍然很强,老美不太可能放任本国最大的存储芯片企业给中国。这个协 定涉及许多细分领域,明里说,它担心中国此类技术用于军事用途,暗里说,这还是国家竞争嘛,我凭什么把一个牛逼的企业——虽然亏损,就这么给你?

  当年,AMD剥离GF时,中国鼓噪过,人家不给你;当新加坡特许出售时,中国鼓噪过,人家也给了GF。许多技术领域,中国不要只从产业面思考。

  眼下的中美博弈,已有些露骨。斯诺登引发的“棱镜门”效应,不只是在普通信息安全,而是整个国家安全,安全的定义体现在科技领域,它就是涉及产业链自主性。美国前段时间连英特尔处理器都不甘心用于中国天河超级计算机,它会把一个龙头企业给你吗?几乎不可想像。

过去一段,“去IOE化”也引发隐形的对抗。美国的动向反而是收紧了。前段时间不是又搞出技术间谍案了吗?这美国矮化中国、落实技术封锁的反复打法,也是配合大选等行情的庸俗手段。但你不要认为它没用,没效果。

  期望中国做出其他什么重大让步,我很难看到。还让让什么呢?去年秋天,奥巴马来的时候,中国已经释放了巨大利好,把一些没什么技术含量的领域,都开放给美国了,关税有的降到0。多年来,我们拿不到人家的核心技术帮助,倒是连续给人创造倾销机会。

  老实说,我断言,整体收购只是个梦想。紫光不可能达成。这个不要期望美光因为缺钱、想吃中国市场低一下头就可以了,美国政府不会答应。

  当然,如果是战略性合作,包括部分投资,尤其是美光与紫光如果有合资举动,我倒是觉得有很多可行性。原则上,它还是一个技术换市场的逻辑。

  中国这类收购动向,确实有国家的用意。但是,如果国家用意太高,太明显,太功利,最后的结果注定不会好。

   这行业的波动性,足以吓阻许多参与者。几年前,这一领域的衰退,导致多家巨头发生危机,持续整合。中国也曾小规模参与整合。比如山东华芯整合过奇梦达西 安资产,但前段时间说是又要出手了。当初也是本地代工龙头中芯国际北京厂亏损的重要原因。2008年金融危机及以后一段,形成连锁效应,一直未扭转被动 (当然与台积电诉讼影响更大)。

  我这么说,是想提醒非市场化的企业,就算你布局了,整合了,很有可能会玩砸。当然我们有市场,但是有市 场,缺少技术或者核心的价格控制力,人家同样可以在远处玩惨你。三星当初把日本、台湾地区就玩惨了。美光同样玩不过三星们。记住三星虽然在韩国国内毁誉参 半,但是它的国家财阀性质,代表着高度的国家意志,它的技术研发、资本支撑、产业消化,以及对中国等全球优势市场要素的整合力,不是吹出来的,确实强大。

   紫光的动向,符合中国国家意志,但是整体收购,透露着太多功利心——明知道很难通过,还刻意渲染,这流露出太多资本市场操作用意。是的,你的A股股价效 应是很高——今天涨停与这个难说有关系,就算你拉抬更高,如果只是为了迎合国家意志,而不是靠内生性的发展,以我为主,持之以恒,指望一笔230亿美元甩 出去,那只会甩出一个虚浮的胖子。

  我最近在观察吴岳峰,我觉得这家公司的动向,相对来说,比较务实一些。最近它在操作收购美国半导体公司ISSI,也在湖北布局DRAM产业。它有汇聚人才的实力,也有制造业做依托——新芯可能成为一个盘子。这是一个很好的循序渐进的操作路径。

  而美光的影响力,远非ISSI可比,针对它的举动,建议紫光们要小心,本来就没有什么希望,你如今渲染越多,越会成为国家竞争的意气发泄平台,引发更多竞争者参与,从而可能连更好的战略合作机会都未必得到。

  当然,从美光的压力看,它应该明白中国市场的战略价值。在中国布局这一领域的时刻,它也应该明白未来如果对中国不友好或者不那么开放合作,意味着什么。

   要知道,美光在中国半导体业的口碑不咋地。当年,中芯国际来自美国进出口银行的一笔7.5亿美元贷款,就是这家公司背后不断游说美国政府,最后阻击了中 芯的融资,导致一度出现被动。美光当初的老大,带有许多反华的印象。它如果不能消除,确实也挺被动。当然,如果紫光真能够神奇地完成收购,或者战略合作, 那倒是为中芯国家甚至为中国半导体业报了一箭之仇。这样的解读够民族主义的吧。

  最后,我还是期望,越是一个动荡的年代,看上去机会多 多,实际的陷阱也越多。这个世界确实偶有通过收购实现产业反转的案例,但失败的更多。这个世界最不缺的是钱,最缺是的真正的独立性、自我奋进的勇气,日复 一日的科研冷板凳。别整天忽悠大众、产业,搞些华而不实的动作。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