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导航产业规模完善 芯片抢滩智能手机
2016-08-02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都将北斗产业发展列为重点工作,资源倾斜予以发展。2015年,我国发射4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积极推进北斗全球系统工程建设。根据北斗产业2015年全年发展情况,预测2016年中国北斗卫星导航产业规模将达到385.2亿元,同比增长36.5%。
产业规模完善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截至2015年9月,中国共发射4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GLONASS卫星导航系统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去年年初,中国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顺利进入设计轨道,意味着北斗全球系统工程建设积极推进,标志着北斗导航系统由亚太区域 运行向全球领域实施拓展。自2012年正式提供应用服务以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展顺利,预计在2020年前后将实现5颗地球静止轨道和30颗地球非静止 轨道卫星全球组网,服务全球,实现全面区域覆盖。北斗在我国交通运输、气象、林业、农业等众多领域均得到完备的广泛应用。
目前,北斗产业已形成较完善的初步产业链,其中包括上游的天线、芯片、板卡等配套设备;中游包括结合各行业具体应用的综合型终端;下游包括系统集成和运营服务业已在数据采集、监测、监控、指挥调度和军事等各领域。
分析师田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北斗产业已初具规模,主要环节产品已在国内市场上占据了相当份额,改变了中国高精度卫星导航核心产品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
芯片乃重中之重
虽然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目前,国产芯片大多数仅仅应用于交通、气象、渔业、公安、林业等行业领域,在电子消费市场和互联网企业实施还相对 较少,为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相关部门组织启动了“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应用重大示范专项”等项目扶持,力促北斗成为智能手机的关键配置。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个人用户甚至企业用户对导航应用的需求率节节攀升,北斗在大众领域应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乔跃山指 出:“从全球范围看,个人终端和车辆导航占卫星导航市场的90%以上,这是做大做强北斗产业规模的两个最为关键的市场,是我们发展北斗应用产业的有利依托和基础优势。”
北斗芯片主要用来接收和解算北斗卫星的信号频率。从产业链地位的角度来看,芯片尤其是射频芯片和基带芯片是最为关键的。其 中射频部分对微弱的模拟信号进行接收、滤波、放大、变频及放大,其性能决定了后续信号处理的效果。基带方面则实现对码信号的解算,其中相关器模块实现对码 信号的解读。
田佚进一步表示,国产北斗芯片模块等核心技术产品,性能价格比已经接近国际水平,功耗更低、体积更小、性能更优、集成度更高的新一代北斗芯片已经突破了关键技术,对于投放市场方向,可以满足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穿戴式设备等多方面的应用需求。
据可查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智能手机中使用北斗芯片的超过30%。应用北斗技术的终端已经超过2400万台,应用北斗技术芯片的手机销量逾1800万部。相关机构预计,到2020年,卫星导航产业规模将突破4000亿元,北斗产品市占率有望提升至60%以上。
导航应用协同发展
从行业数据来看,去年我国卫星导航年总产值已达1735亿元,北斗系统贡献率约29.2%。目前,导航定位协会常务理事会表示正在进展北斗“百城百联百用”行动计划以及制订《卫星导航条例》,这将成为我国首部卫星导航领域的政策,从更深层次保障市场运营推广。
中 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表示,未来北斗导航精度最高可达厘米级,将给整个产业带来革命性变化。据介绍,目前我国积极推进 北斗系统网络架构,正在打造高精度地基增强系统网,其精度最高可以达到厘米级。在此精度下,可以解决如泥石流变形监测、道路桥梁监测、无人驾驶技术的应 用、驾驶员培训等问题。
对于目前北斗系统的下一步战略,田佚进一步表示,在全球卫星导航产业中,运营服务占比最大,达到60%左右。而中国北斗产业中运营服务占比仅为17%左右,比重较低。
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主要集中在车船导航监控、电力及通信网络授时等领域,不能有效满足大众及行业用户多样化的应用需求,在位置服务、公众出行、智能交通、物流 监控调度、应急救援等领域需求挖掘能力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力不足,在融合智慧城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方面的探索也不够深入,未来在实现 “北斗+”方面还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和突破。
目前,我国高度重视北斗系统建设,支撑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加强基础产品研发,力求突破芯片核心关键技术,培育完善的北斗产业链。预计,随着北斗组网的推进,下游应用行业将呈现加速趋势,总产值还将会以每年20%-30%速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