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开创智能电表轮换新模式
2018-01-11
1月4日发布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以下简称“上海2035”)指出,要把上海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智能电网是卓越城市的用能保障,隐藏在城市中的一个个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最基本的单元,也是上海能源计量的“守护者”。国网上海电力创新智能电表更换模式,打破传统电表状态更换模式下的不论好坏统统更换的规定,通过充分借鉴和严谨论证延长了电表的使用时间,减少了采购费用和电子垃圾的产生,创造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电表晚“退休”4年
两年可节约6亿元
在上海黄浦区均乐里有着80多年历史的老式弄堂里,红砖砌的联排小楼在细雨中显得更加鲜艳。老电影中楼与楼之间细而黑的“鸡肚肠”电线早已不见了踪影,灰色铁质电表箱挺括地挂在建筑外墙上,进线出线归并得清清爽爽,几号几室的电表一目了然。
“三年前这里的老旧电表就已经更换的啦,共用的电表也改成了一户一只,用电交电费方便多了,电力师傅真为我们解困了。”出门买菜刚回来的李阿婆,回忆起2014年9月国网上海电力对均乐里进行电表更换的场景,依然兴奋不已。
李阿婆所说的“换电表”,其实就是国家电网公司依据国家有关计量法律法规的要求,按照电表检定周期这一固定时间段进行电表到期轮换。我国对计量器具有着严格的管理措施,尤其像电表这类涉及贸易结算的计量器具更是国家强制检定的对象。因此,在被安装到居民家使用之前,所有电表都要经过多重试验并全部合格后,才可以来到用户家中。
那么,电表到底多久更换一次?按照国家质检总局2012年《电子式交流电能表检定规程》的有关规定,无论电表在轮换周期内的质量水平如何,都需在6~8年后全部更换。
而如今,随着电表生产制造水平的不断加强,智能电表的性能已大大提升,其实际运行寿命也有了长足的突破。“现有电表寿命普遍达到了10~15年以上,这意味着即使到达轮换周期后,仍然有大量在用电表质量性能完好。”国网上海电力公司营销部计量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传统的不论好坏统统“一刀切”的规定,给公司增加了旧表拆卸处理、新表购置安装等一系列繁重的工作,人力物力成本巨大,也不利于节能降耗。
记者了解到,目前,上海居民电表保有量近1000万只,按8年检定周期更换的话,平均每年需至少更换125万只。以每只电表200元测算,每年仅用于更换电表的采购金额即达到2.5亿元。
除此之外,传统模式还难以实现对在网电表运行质量水平的监督。记者从国网上海电力营销部了解到,以往的管理模式只是将到期电表全数更换,无法准确获知轮换周期内电表质量水平变化等质量数据,难以支撑管理决策,也不容易提前发现电表运行质量隐患。
在这种背景下,一个新的电表状态地方法规出台,就变得势在必行。
2015年,国网上海电力已基本完成1055.41万只智能电表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全面覆盖。同年,国网上海电力与上海质监局成立项目组开展专题研究,通过电表状态调换策略的创新提升,探索出一套更为符合当前实际情况和管理要求的电表状态调换新模式。
“新模式一旦启用,按照电表能够普遍实现延长50%使用的周期来测算,可以多使用4年,平均每年产生的各项成本可下降1/3,降低1/3调表工作量,还能减少电子垃圾的产生,推动淘汰劣质电表,引导技术进步和创新电力行业的管理机制。”国网上海电力公司营销部计量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经状态评价合格电表全部依法延长使用周期,预计2018和2019两年累计可减少6.32亿元智能电表采购、安装投入的费用。
在全国范围内,电表状态轮换新模式将带来更加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据了解,如果此项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按国家电网公司范围内智能电表覆盖4.5亿户计,每年可减少智能电表采购、检测、安装投入费用超过100亿元,还能有效防范控制智能电表质量风险,营造一个更加规范透明的电表运行状态公共信息渠道。
支撑智慧城市建设
“上海方案”值得全国推广
“在上海,老旧弄堂、旧洋房等建筑的电线线路容易老化,给换表带来了很多困难;除此之外,潮湿的气候环境也会对电表故障和误差的概率产生一定的影响。”国网上海电科院计量中心技术质检室副主任张垠认为,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环境特点,探索电表状态更换模式要因地制宜,寻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上海方案”。
在这份万众期待的“上海方案”中,重头戏便是科学的抽样检验方案的确定,这是评价判定电表使用周期的关键。至于如何抽样,在张垠看来,就是借鉴各种先进的抽样模式,分析各类因素对电表的影响,寻找到一个方案边际水平和质量风险管控的最佳“平衡点”。
“我们累计回收检定了上千只运行中的电表,充分调研了国内外现存电表运行管理模式,花了6个多月收集了近10年来的电表现场检验、运行抽检及到期拆回试验数据共计40多万条。”作为上海电科院技术团队的成员之一,张垠回忆,从2015年开始,他们就开始以抽样统计理论基础和数学模型为研究出发点,借鉴、梳理和比对了各行各业不同种类的抽样方案,“比如国际法制计量组织编写的《采用抽样方法对使用中民用仪表进行后续检定》建议,若有效期即将到期的民用电表抽样检测合格,可进一步延长50%有效期。我们参考类似的抽样模式,平衡各现实因素,最终确定出了一个最适合上海电表状态更换的统计方法。”
以科学的系统抽样为理论基础,2016年11月22日,上海独有的电能计量工作实际运行抽样方案和电表寿命试验方案——《电子式交流电能表使用中检定规程》正式发布了。2017年6月1日,规程正式实施,规定依据统计抽样方法进行使用中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对电子式电能表批的检定时间间隔进行调整。
“抽样检测后,如果即将到期的电表合格,便可以继续‘上岗’,对合格的电子式电能表批可申请延长检定时间间隔4年。”张垠告诉记者,国网上海电力配合上海市质监局编制完成了上海市地方法规《基于统计抽样的电子式交流电能表检定周期调整的实施规范(暂行)》,明确了电子式电能表状态更换实施过程中的各方职责和工作流程,目前已通过专家审定,进入报批流程;同时,对2018年和2019年即将到期的电表进行了批次信息采集及划分,为在整个上海全面推广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事实上,“上海方案”同样值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记者从国网上海电力了解到,目前该研究成果已获得了来自国家质检总局及北京、浙江、江苏等地区质监局系统专家领导的一致肯定。“智能电表状态更换新模式的诞生对全国各地智能电表管理模式升级具有引领和示范的作用。”张垠举了个例子,“比如东北地区,就可以借鉴这个抽样方案,与当地低温等环境因素相结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套独特换表模式。”
国网上海电力正积极完善梳理状态更换实施工作细则,并将其纳入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确保其长期有效规范运转。“除了落实状态更换宣传推广和舆情防控策略,我们还将适时开展智能电表寿命测试研究。”张垠告诉记者,确立智能电表整机质量和可靠性评价方法,是为今后进一步挖掘计量管理的降本增效潜力提供支撑,也是国网上海电力今后工作的重点。
“上海2035”中所倡导的城市创新、人文和生态,离不开以技术和信息化支撑的智慧城市的建设,也离不开进入千家万户的智能电表。上海智能换表新模式开创了国内电表状态轮换的先河,是全国强检计量器具管理方面的重大创新举措,引导电表行业技术进步,实现了社会资源的最优化,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让居民过上智慧用电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