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标识码: A
DOI:10.16157/j.issn.0258-7998.173810
中文引用格式: 陈梦嘉,赵宜升,黄锦锦,等. 基于摩尔状态机的LTE-R系统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法[J].电子技术应用,2018,
44(6):85-89.
英文引用格式: Chen Mengjia,Zhao Yisheng,Huang Jinjin,et al.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method based on Moore state machine in LTE-R system[J].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Technique,2018,44(6):85-89.
0 引言
根据国际铁路联盟的规划,未来铁路移动通信将采用铁路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 for Railway,LTE-R)系统[1]。高速列车的移动速度可达350 km/h,铁路沿线的地形复杂多变,使得无线信道状态呈现动态变化特点。自适应调制编码(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AMC)技术可以根据实时信道状态信息,对调制和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s,MCS)进行动态调整,能够显著改善系统性能。因此,为了更好地为LTE-R系统用户提供高质量通信服务,开展AMC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AMC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针对车载通信环境,文献[2]提出一种基于分段函数的AMC(AMC-Piecewise Function,AMC-PF)方法,可根据信道状态信息及时调整MCS。文献[3]、[4]提出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AMC策略,可以得到每种MCS状态的稳态概率。通过结合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协议,文献[5]、[6]提出的AMC方案能够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传输准确性。文献[7]提出了一种基于功率控制和HARQ最佳组合的AMC方案,可以显著降低平均发射功率。文献[8]提出一种基于摩尔状态机(Moore State Machine,MSM)的AMC机制,将帧错误率与信道衰减因子作为不同MCS状态的转换参数。在文献[8]基础上,文献[9]提出一种改进的AMC策略,将实时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作为MSM状态转换参数,并设置SNR阈值上下界,可以避免频繁切换MCS。
然而,AMC-PF方法会造成MCS在分段区间交界处发生频繁转换;马尔科夫模型虽然可以得到不同状态的稳态概率,但存在不能及时追踪实时信道状态的不足;结合HARQ的AMC方法存在一定时延。MSM是一种具有有限个状态并且可以在这些状态之间进行转移的模型,具有灵活动态特性,是分析动态变化问题的有力工具。因此,受文献[8]、[9]的启发,本文将采用MSM对LTE-R系统中的AMC问题进行研究。与文献[9]不同的是,文献[9]通过参考文献[1]获得SNR阈值,本文将通过仿真得到更加合理的SNR阈值。此外,还对系统误码率和吞吐量进行性能评估。
针对LTE-R通信系统,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MSM的AMC方法。根据LTE-R系统中使用的调制和编码方法,设计了MSM的有限状态集。根据不同调制方式获得误码率(Bit Error Rate,BER)与SNR之间关系曲线,给定目标BER获得不同调制方式对应的基础阈值。基于这些阈值,通过增加和减少一定SNR常数来获得对应于不同MCS的SNR阈值。同时,为了减少SNR阈值附近MCS的频繁切换,通过设置SNR阈值的上限和下限来获得状态转换的SNR阈值范围。根据得到的SNR阈值上下限,设计MSM,实现MCS的动态改变。最后,通过仿真对提出的基于MSM的AMC方法在频谱效率、误码率和吞吐量方面进行性能评估。
1 系统模型
LTE-R通信系统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采用分布式基站解决高速铁路通信系统的网络覆盖问题[10]。分布式基站将拉远天线单元(Remote Antenna Unit,RAU)与基带单元(Base Band Unit,BBU)相分离,BBU和RAU分别用于处理基带信号和射频信号[11]。将BBU与核心网、无线网络控制设备集中在机房内,可在铁路沿线灵活设置RAU,多个RAU通过光纤连接到BBU,可以避免射频信号的长距离传输,降低传输损耗,扩大网络覆盖。
此外,考虑到无线电信号在穿透列车车厢间传播时具有严重的穿透损耗,需要在列车顶部安装车载台(Vehicular Station,VS)。为了保证RAU与列车之间的可靠通信,一般安装两台VS,分别安装在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车厢的顶部,二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独立工作或协同工作。同时,在每节车厢安装一个中继器(Repeater,R)。不同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通过中继器访问网络。
2 基于摩尔状态机的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法
本节针对LTE-R通信系统,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MSM的AMC方法。首先,设置MSM的有限状态集合;其次,设定MSM的SNR阈值;最后,设计具体的MSM。
2.1 摩尔状态机有限状态集设置
针对LTE-R系统的快速时变特性,考虑正交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QPSK)、十六进制正交幅度调制(16-ary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16QAM)和六十四进制正交幅度调制(64-ary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64QAM)3种调制方式。与{1/2,2/3,3/4}3种编码效率进行适当组合,得到MSM的有限状态集合,用符号S表示,集合S的元素如式(1)所示:
每个状态对应一个SNR阈值,MSM会根据实时SNR进行状态转换,及时调整MCS,适应当前信道环境。对于状态集中的“Stop”状态,它表示当实时SNR低于某个很小的SNR阈值时,系统将停止发送数据。
2.2 摩尔状态机信噪比阈值设定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不同调制方式具有不同的BER性能。在瑞利衰落信道下,通过仿真,得到QPSK、16QAM和64QAM 3种调制方式的BER性能曲线,如图2所示。假设以作为目标BER,可以得到3种调制方式对应的SNR阈值,分别为7.31 dB、11.55 dB和16.28 dB。将此阈值定义为调制方式对应的SNR基础阈值。
在调制方式基础上,考虑编码效率,设定SNR阈值。随着SNR的增加,意味着信道条件良好,信道编码能支持更高的编码效率。如果SNR逐渐减小,说明信道条件较差,需要降低编码效率。基于这个想法,在调制方式基础上,通过加减一定的SNR常数,将编码效率考虑进来,设定MSM状态对应的SNR阈值。在QPSK调制方式下,由7.31 dB加减1.5 dB得到编码效率为1/2和3/4情况下的SNR阈值,分别为5.81 dB和8.81 dB。同样,16QAM对应的SNR基础阈值为11.55 dB,将其加减1.5 dB,分别得到编码效率为1/2和3/4时的SNR阈值,为10.05 dB和13.05 dB。对于64QAM,将SNR基础阈值16.28 dB加减1.5 dB,得到编码效率为2/3和3/4情况下的SNR阈值,分别是14.78 dB和17.78 dB。对于“Stop”状态,此时信道条件极差,信道衰落非常严重,系统将不发送数据,假定对应的SNR阈值为0 dB。
对于LTE-R通信系统,当实时SNR在阈值附近小范围波动时,会导致系统频繁转换MCS。如果实时SNR比阈值略微低一点或高一点,对当前采用的MCS影响并不大,可以不用立即改变。只有当SNR变化较大时,才需要及时改变MCS。此外,在实际的高速铁路通信系统中,改变MCS,需要一定的处理时间。如果不是必须,尽量避免频繁改变系统参数。因此,如果在每个SNR阈值处,设定一个合理的阈值上下限,形成一个SNR阈值缓冲区,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MCS的频繁切换。针对MSM的7种状态,设定如下的SNR阈值上下限:
其中,分别表示第i个状态对应的SNR阈值下限和上限,αi表示第i个状态对应的SNR阈值,Δi表示第i个状态对应的SNR阈值变化量。具体设置的MSM状态转换SNR阈值如表1所示。
2.3 摩尔状态机设计
LTE-R通信系统中的SNR呈现动态变化特点,根据实时SNR,MSM在7个状态之间进行动态转换。为了更清楚地显示7个状态之间的转换关系,将MSM的设计分为SNR增加和减小两种情况。对于SNR增加情况,只有当实时SNR增加到如表1所设置的SNR阈值上限时,MSM才进行状态转换。具体的MSM如图3所示,图中的α表示实时SNR。对于SNR减小情况,只有当实时SNR减小到如表1所设置的SNR阈值下限时,MSM才进行状态转换。具体的MSM如图4所示。
在实际应用时,需要将以上两种MSM进行联合。在初始时刻,根据实时SNR,MSM会处于某个状态。然后,在下一时刻,根据实时SNR,MSM从当前状态转移到其他状态。如果实时SNR比前一时刻的SNR增加了,就采用图3所示的MSM进行状态转换。如果实时SNR比前一时刻的SNR减少了,就采用图4所示的MSM进行状态转换。
3 仿真结果和分析
本节通过仿真对提出的基于MSM的AMC方法进行性能评估。相关仿真参数设置如下:MSM的7个状态对应的SNR阈值上限值和下限值如表1所示;对于实时SNR,假设在20个时隙内,SNR在α3=8.81 dB和α5=13.05 dB附小范围波动。在前10个时隙,SNR在[7.0 dB,9.5 dB]区间取均匀分布的随机数,在后10个时隙,SNR在[12.0 dB,14.0 dB]区间取均匀分布的随机数。具体的实时SNR变化情况如图5所示。
对频谱效率的波动性进行评估。频谱效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其中,SE为频谱效率,单位是bit/s/Hz。SNR表示实时信噪比。将表1中除“Stop”状态以外的SNR阈值换算成非dB形式,分别为:[3.81,7.60,10.12,20.18,30.06,59.98]。再代入式(3),可以得到MSM的后6个状态对应的频谱效率,分别是:[2.26,3.10,3.47,4.40,4.96,5.93],单位为bit/s/Hz。对于“Stop”状态,由于系统不发送任何数据,其频谱效率为0 bit/s/Hz。
图6对比了AMC-PF方法和基于MSM的AMC(AMC-MSM)方法的频谱效率波动性。从图中可以看出,相比AMC-PF方法,AMC-MSM方法的频谱效率波动得到大幅度减小,具有更稳定的频谱效率。原因是AMC-MSM方法设置了SNR阈值上下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MCS的频繁转换。
图7为AMC-MSM方法和一般调制方式的BER对比结果。对比QPSK调制方式,在SNR较低的情况下,AMC-MSM的BER性能与其一致,但随着SNR的增加,会带来BER的增加。这是因为,AMC-MSM方法会根据SNR的增加选择高阶调制和编码方式,使得BER相应上升。比较16QAM与64QAM的BER曲线,可以发现在低SNR情形下,AMC-MSM的BER性能更优。原因是AMC-MSM方法可根据SNR选择合适的调制和编码方式,带来性能提升。
此外,对吞吐量性能进行评估。吞吐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其中,T为吞吐量;B表示系统带宽,假定为5 MHz。
图8对比了AMC-MSM方法与AMC-PF方法的系统吞吐量。可以看到,随着SNR的增加,两种方法的系统吞吐量都呈现上升的情况。这正是之前的BER曲线的补充,虽然高阶调制方式会带来BER的增加,但是不能由于BER的增加就不采用高阶调制方式,这是一个需要平衡的过程。另外,AMC-MSM的吞吐量曲线比AMC-PF的略低。这是因为,AMC-MSM方法考虑避免频繁转换MCS,设置了SNR阈值缓冲区。
4 结论
本文针对LTE-R系统,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MSM的AMC策略。通过仿真,得到更加合理的SNR阈值,并设置SNR阈值缓冲区,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MCS频繁切换的MSM。仿真结果显示,提出的AMC-MSM方法比传统的AMC-PF方法具有更稳定的频谱效率和吞吐量,同时比高阶调制方式具有更好的BER性能。由于本文的MSM状态只考虑调制方式与编码效率,下一步将结合数据封包帧长因素,设计更加有效的AMC方法。
参考文献
[1] HE R S,AI B,WANG G P,et al.High-speed railway communications: from GSM-R to LTE-R[J].IEEE Vehicular Technology Magazine,2016,11(3):49-58.
[2] WANG Y,CUI Q,TAO X,et al.Robust AMC scheme against feedback delay in vehicular environment[C].Proceedings of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ICC),2009:1-5.
[3] FARROKH A,KRISHNAMURTHY V,SCHOBER R.Optimal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with switching costs[J].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2009,57(3):697-706.
[4] YANG J,TIN N,KHANDANI A K.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in 3G wireless systems[C].Proceedings of IEEE Vehicular Technology Conference(VTC),2002:544-548.
[5] SASSIOUI R,JABI M,SZCZECINSKI L,et al.HARQ and AMC:friends or foes[J].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2017,65(2):635-650.
[6] LIU Q W,ZHOU S L,GIANNAKIS G B.Cross-layer combining of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with truncated ARQ over wireless links[J].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2004,3(5):1746-1755.
[7] SELMI A,SIALA M,BOUJEMAA H.Optimum joint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and power control for packet transmission over fading channels using the ARQ protocol[C].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cience,Signal Processing and their Applications(ISSPA),2012:573-577.
[8] FANTACCI R,MARABISSI D,TARCHI D,et al.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techniques for OFDMA systems[J].IEEE Transactions Wireless Communications,2009,8(9):4876-4883.
[9] ZHAO Y,CHEN Z,JI H.Moore state machine for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in high-speed railway LTE-R systems[J].Electronics Letters,2016,52(9):776-778.
[10] WANG J,ZHU H,GOMES N J.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 high speed trains[J].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2012,30(4):675-683.
[11] WANG H H,HOU H A,CHEN J C.Design and analysis of an antenna control mechanism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ing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over high-speed rail communications[J].IEEE Transactions on Emerging Topics in Computing,2016,4(4):516-527.
作者信息:
陈梦嘉,赵宜升,黄锦锦,董志翔,陈忠辉
(福州大学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3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