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人工智能 > 业界动态 > 大力发展智慧交通,让老百姓获得更多幸福感

大力发展智慧交通,让老百姓获得更多幸福感

2021-12-17
来源:互联网综合
关键词: 智慧交通 AI 5G

  交通堵、停车难、行车乱或许是每个城市打工人每日要面对的生活烦恼。可你知道在广州,机场高速收费站今年已使用数字孪生技术,有效提高通行效率吗?在广东,运用数字全息三维检测给路面“看病”、开“养生方”,或许不再只是技术设想。

  未来的智慧公路长啥样?将给日常生活带来哪些改变?12月12日,以“聪明的车,智慧的路,湾区的行”为主题的2021年中国(小谷围)“互联网+交通运输”创新创业大赛之智慧公路主题赛决赛暨智慧公路大讲坛圆满收官,10个进入决赛的团队在现场进行路演,展示新技术在未来智慧公路上的应用。

  同时,交通运输网络安全技术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广东分中心于当日正式成立,将进一步推动广东交通运输行业网络安全技术的深度研究和应用。

  在12日进行的智慧交通主题赛决赛广东现场,参赛团队和评审专家互动热烈,干货满满。本次大赛设置广东主会场和北京分会场。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在东莞的广东主会场看到,10个进入决赛的参赛团队进行路演,并通过“线上+线下”方式接受广东、北京会场评委的提问。

  同时,今年参加路演的10个项目继续紧贴交通行业前沿课题,涉及数字交通发展基础夯实工程、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升级、综合运输数字化升级等多个方面。

  比如,广州快速交通建设有限公司等四家单位联合申报的“基于全域感知的数字孪生品质收费站”,已在广州机场高速开始投入使用,对机场高速通行效率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成为广州交通“智慧之眼”。

  又如广东交科技术研发有限公司申报的“基于数字全息三维检测技术的道路病害智能识别技术和智慧养护辅助设计平台”一旦落地,将极大提升道路桥梁病害识别的准确度和效率,为道路养护带来新的解决方案。

  围绕未来交通生命体的各项内涵,利用在云、图、大数据、AI5G等领域的技术优势,腾讯相应打造了智慧交通“123能力圈”,即1大系统、2大优势和3大能力。其中,1大系统指的是交通OS,它是数字交通基础设施和行业应用生态的连接器,向下连通交通基础设施和系统,向上助力丰富的行业应用实现低门槛开发。

  2大优势分别是实时孪生和C端触达。腾讯的实时数字孪生具有低延迟、可计算和全场景等特性,能够打通云边端,贯穿感知、计算、仿真推演到控制的全链路,为交通系统的管理、调度、应急和服务提供支撑。依托社交、内容和服务等3大生态,以及泛V2X服务背后的触达能力,腾讯能够深度融合多源动静态大数据,并实现多渠道、实时地触达用户。

  “123能力圈”既是腾讯智慧交通技术能力的不断迭代升级,也是其在具体实践中不断探索的成果。当前,腾讯智慧交通的解决方案已经在智慧高速、城市交通、智能网联、智慧轨交、智慧民航、智慧港口和智慧物流等七大赛道实现了落地。

  在智慧高速领域,腾讯持续利用创新技术助力基础设施提质增效,推动路网管理和出行服务智能化 。针对当前高速领域感知弱、控制难、触达少等痛点,今年6月,腾讯发布“数字安途”智慧高速解决方案,面向建设、运营、养护、服务等全生命周期,通过全感知、强计算、准决策、泛触达的技术手段,实现智慧高速全天候通行、全过程数字管控、全方位服务的发展新模式。

  在“全国首个以运营为核心目标的车联网先导区”天津西青车联网先导区的建设中,腾讯协助当地构建了以车路协同应用平台、车路协同运营平台、车路协同运控平台与车路协同基础平台为支撑的四大平台架构,覆盖了区内408个开放路口,具备了10万辆车的服务规模。

  李彦宏之前谈到过自动驾驶的三重境界,在写智能交通这本书,李彦宏自己也经历了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是“研究和收集”,李彦宏认真地研究了人类的交通简史,并试图在书中呈现出这个领域信息和知识的丰富性,以及历史的颗粒度,也整理了不少国际交通领域的理念和实践。

  第二重境界是“认知”,就是基于这些知识和实践,构建一个逻辑和认知的框架,这个框架可以用来解释书中所述人工智能和交通领域理念和实践背后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

  第三重境界是“推演”,这里的“推演”,不是空想,而是基于现有的事实、结合前沿技术,去设想智能交通、智能城市、甚至智能社会,会带给李彦宏们怎样的改变,“以终为始”去寻求最优解。

  在李彦宏看来,智能交通时代的拐点已经到来。李彦宏非常庆幸,当李彦宏们国家有领先的科技人才红利,当李彦宏们有这么多的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当李彦宏们有 “先行先试”“敢为天下先”这样的政策理念的时候,在其他地方没有的场景,在李彦宏们这里会有;在其他地方没有解决过的问题和困难,李彦宏们有机会首先去解决。

  李彦宏想再次强调,人工智能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技术,而不是概念;人工智能也是一种思想,而不仅仅是具体的工程化问题。只有从思想体系的高度加以认识,才能谋全局;从实体技术的角度加以思考,才能更好的付诸实践。这个过程无疑是漫长的,这本书也不过是无数的努力中的一点凝聚。




mmexport1621241704608.jpg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