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通信与网络 > AET原创 > 卫星互联网最新发展趋势2022-2025

卫星互联网最新发展趋势2022-2025

2022-11-03
作者:邓晨啸
来源:电子技术应用

  随着高轨高通量卫星的成熟部署,全球卫星通信呈现大带宽、高速率、海量接入的服务特点,迄今为止全球卫星运营商已部署上百颗高轨高通量卫星。于此同时,2015年以来全球掀起低轨卫星互联网热潮,先后提出了近30个星座计划。卫星通信产业已发展到卫星互联网阶段。

  我们知道,卫星互联网是国家“十四五”规划中的重要方向。国家发改委在2020年4月首次把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范围,开启了卫星互联网的新时代,吸引了市场的重点关注。

  那么时至今日,卫星互联网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呢?

  日前,中国卫通平台系统项目办首席专家、创新研究院仿真中心主任王守信,就卫星互联网产业前景和技术高速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享。

微信截图_20221103171347.png

  以Ka频段为代表的HTS是通信卫星的发展趋势

  HTS即高通量卫星(High Throughput Satellite),是新一代宽带通信卫星的统称。

  随着卫星通信行业应用的发展,L(1GHz~2GHz)和Ku(10GHz~20GHz)频段逐渐变得拥挤,Ka(20GHz~30GHz)频段成为新的发展趋势。Ka频段拥有3.5GHz频率资源,同时采用多波束覆盖,通过这种方式将传统大波束卫星的吞吐量提升20-50倍。以即将发射的中星26号Ka高通量卫星为例,卫星总容量将达到100Gbps,用户体验峰值速率可达到450Mbps,可同时支持百万级互联网用户。

  中国卫通所运营的“中星16号”卫星是我国最早发射的Ka HTS商用卫星,总容量20Gbps,单波束容量1Gbps,单站最高速率180Mbps,目前很好的覆盖了中国东南部区域。

微信截图_20221103171423.png

  中国卫通积极布局Ka高通量通信卫星的星队资源能力,持续提升网络覆盖、网络带宽和用户体验。2022年末和2023年初,将陆续发射两颗Ka高通量卫星,卫星网络将覆盖我国国土全境、抵达第二岛链、中亚、中东、北美航线等。预计到2025形成4颗Ka高通量卫星在轨运营的常态化星队资源能力。

  植根资源优势推动卫星互联网应用创新

  “通信卫星产业过去主要是以ToB和ToG模式为主,普通人平时只会接触地面网络,结果当地面网无法使用的场景下,往往是想不到卫星通信手段解决用网问题。卫星互联网是传统卫星通信应用的一种重要思想与应用创新,卫星通信技术拥抱互联网后,为整个产业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 在聊起卫星互联网的应用场景时,王守信如此说道。

  在谈到在哪些场景下能更好地发挥卫星互联网的作用时,王守信用两方面例子进行直观的说明。一是对于地面基站难以覆盖或网络能力不足的区域或场景,如边远海岛、抵边村等,又如大型演唱会大规模人员同时用网导致地面无线网拥塞的场景,还有就是地面网络损毁情况下的应急通信与指挥场景。二是面向物联网和地面网络建设难度大的场景,前者如林草行业的国家公园生态监测,后者典型应用是航空和海洋互联网服务。

  2020年7月7日,青岛航空的QW9771搭载中国卫通的移动信号接收设备升空,配合Ka高通卫星中星16号,在平飞时可提供下载速率高达150Mbps的高速网络,成为我国首次搭载高速互联网的航班。

  另外工信部近年来大力推行电信业务“普遍服务”,旨在让全国所有普通百姓都能用上高速网络。这对地面运营商提出了更高要求,据地面运营商相关实施人员介绍,当基于基站的无线网络所需敷设光纤长度超过20公里时,采用卫星通信方式作为4G/5G基站的光纤替代手段更具性价比。中国卫通十分看好天地一体化网络应用的发展趋势,并期待与产业内的其他运营商一起,探索新的业务形态。

微信截图_20221103171452.png

  过去人们提到卫星网络,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连接不稳定、速度慢。针对这类现象,王守信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一方面,有些行业客户是产业链中的合作伙伴直接提供服务,导致资源分配不足或针对客户用网场景的技术优化不及时。如果产业链中协同能力增强,像中国卫通这样的运营商为行业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客户的用网体验。另一方面,如前所示,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以Ka通信卫星为代表的高通量卫星形成的卫星互联网,其网络速率和质量将不再是重点关注的问题,反而是如何更好地改善产业链协同能力,更高效地为行业客户提供服务是整个产业链必须面对的问题。

  此外,对于传统卫星通信应用模式而言卫星互联网将根本性改变卫星网络的应用模式。由卫星运营商出租卫星资源,客户自建和维护地面设备,形成行业专网的资源管道服务模式,演进到卫星网络运营商建设和维护星队、地面站网的星地一体的网络服务模式。

微信截图_20221103171519.png

  这种全新的网络服务模式与地面运营商为行业客户、个人客户提供网络服务的模式是完全一致的,也就是说只需一个接入卫星网络的设备,即可随时随地接入卫星互联网。对于个人客户而言,使用卫星通信终端和使用家庭宽带的Wifi方式类似,并不改变个人客户使用手机等设备接入互联网的用网习惯。对于行业客户而言,需要考虑的因素会更多,部分业内人士将Ku VSAT模式比喻成专网,将Ka高通量卫星比作公网。沿着这个思路,公专网融合应用就成为产业链必须面对的重要场景,比如在现有行业专网中的卫星资源、配套地面设备设施的基础上,如何充分发挥Ka高通量卫星互联网低成本快速组网、按需使用的优势,补充、扩展和增强行业客户现有卫星通信网络的全业务支撑能力等。

  据王守信介绍,其实这种公专网如何使用的场景,在地面运营商提供的网络服务中已有可借鉴的方式,如运营商专线、VPN、5G切片等,所以说对于卫星互联网来说也是可以妥善解决的。中国卫通已从组网模式、网络技术等方面提供行业公专网一揽子解决方案。一方面,通过专线将Ka卫星互联网运营商的核心网与行业客户数据中心打通,行业客户可以同时使用Ka、Ku两种卫星通信网络;此外,在行业客户侧部署卫星网络资源融合管控系统,可以对Ka和Ku网络资源同时进行专用管控。另一方面,从技术角度,运营商采用独立业务载波、独立传输链路划分,形成定制化专建专享网络,这种方式Ka网就是客户的专网的一部分。

  我们相信通过行业客户与运营商的共同努力,未来如何使用Ka高通量互联网一定不再是需特殊考虑的问题。相反,如何发挥Ka和Ku网络各自优势,解决行业痛点问题,将是包括行业客户在内的全产业链需要协同解决的问题。

  运营商+互联网打造平台模式

  中国卫通从2018年开始探索业务模式转型,主张充分拥抱互联网,借鉴消费互联网阶段京东、阿里等平台型企业的经验,着手推动实施中国卫通“业务平台化、平台市场化”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其核心是,通过“业务平台化、平台市场化”方式,推动中国卫通实现“由空间段资源服务单一业务,向卫星运营服务、网络系统集成与服务、综合信息服务三大主业协同发展”的转型。对内依托“业务平台化”实现核心业务上平台,推动制度、流程、组织的转型,提升内部协同效率和管理效率;对外依托“平台市场化”赋能生态伙伴、重构产业链价值,提升客户服务效率与产业链效益。与此同时,牵引和推动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实现“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转型与创新发展。

  中国卫通作为卫星通信产业链核心企业,引领整个卫星通信行业实现卫星互联网转型、创新和发展是中国卫通的职责所在。当前卫星通信行业,仍处在单一某个环节面向行业客户提供服务的阶段,产业链各环节尚未形成整体合力,这样很可能导致向客户传递的并非是整个产业链最优的解决方案和价值。导致前文所说,部分客户对卫星网络连接不稳定、速度慢的不全面认知,影响整个产业链的良性发展。

  如果整个产业链能形成一种高效协同生态,面向行业客户痛点问题,合作伙伴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优质的解决方案与服务,那么,不仅产业链的客户受益,整个产业链自身也将受益。中国卫通希望将自身平台化建设成果赋能合作伙伴与产业链,一方面,就像地面运营商整个生态对5G甚至6G技术、应用发展形成共识一样,中国卫通希望将自身对卫星通信产业未来发展趋势、行业应用痛点的理解共享给合作伙伴,在发展目标和行业认知上形成普遍共识;另一方面,将中国卫通多年来平台建设成果分享给合作伙伴,开放运营商服务能力,拉通产业链协同能力,共同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在谈及中国卫通如何将平台化建设效果赋能产业链时,王守信介绍了中国卫通推动“平台市场化”赋能产业链的两个平台产品,分别是电信级宽带卫星基础运营平台的Satzone App和数字化营销平台。

  SatZone App的宗旨是:面向高通量卫星互联网,持续提升产业链整体效能,改进客户价值输出能力。Satzone App为产业链伙伴提供工具、行业服务,产业最新动态、技术发展等前沿资讯,供需对接与交易,运营商线上服务等能力板块。可以通过Satzone App使用对星、仰角计算等小工具,中国卫通作为国家一类应急通信专业保障力量,开放“应急驰援”服务,可以通过Satzone App上报“驰援需求”,宽带事业部24小时运营值守人员会第一时间调度资源响应需求。

微信截图_20221103171559.png

  此外,Satzone App正在研发一个微信小程序版的线上一站式卫星服务平台“全牧通”。个人客户可以通过卫星小程序扫码进入“网厅”,可以完成实名认证、查询流量套餐余额、查看账单、在线购买套餐、采用微信和支付宝在线支付等。这种ToC模式,将卫星互联网送到普通老百姓的面前,在平台市场化的服务创新方面做出积极探索、迈出坚实的一步。

  数字化营销平台是中国卫通正在建设的另一个重要的“平台市场化”平台,该平台面向ToB和ToG业务模式,将中国卫通平台建设成果共享给产业链合作伙伴。通过数字化营销平台中国卫通会将运营商视角的行业解决方案分享给合作伙伴;还会建立“圈内开发者社区”贡献网络流量等资源,支持合作伙伴的产品研发;行业客户和生态伙伴也可以使用数字化营销平台订购中国卫通的精品产品,中国卫通会提供全市场链条的线上化服务。

  产业协同为行业打开更大空间

  在未来5G/6G的发展愿景中,除了首当其冲的技术革新以外,天地一体化也是非常重要的发展趋势,当卫星信号可以在日常网络中无缝衔接而不需要更换特殊设备时,将会为用户带来全新的互联网体验。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卫星互联网与地面互联网之间实现信息、设备、产业链条的充分融合。

  我们现在已经可以看到产业内的一些企业在这方面做着努力,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将会有更深层的进展,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

  “中国卫通永远乐于接受变化,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是一家既老实又坚强的公司”王守信在谈话中表示,“我们有央企的担当,在市场中也要凭本事守正出奇,愿意在全产业融合协同的事业上多走一步。服务好客户的同时,也为整个产业链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更多信息可以来这里获取==>>电子技术应用-AET<<

微信图片_20210517164139.jpg

此内容为AET网站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