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C-V遍地开花,下一步会在哪些应用领域率先落地?
2023-09-14
作者:王洁
来源:电子技术应用
RISC-V是一种开源指令集架构(ISA),由于开放源代码、简化指令集、模块化设计、可扩展等特性,使得RISC-V成为了一个具有潜力的指令集架构,短短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吸引了大量开发者和厂商入局,呈现处遍地开花的势头。根据RISC-V基金会的数据,2022年采用RISC-V芯片架构的处理器核已出货100亿颗。随着RISC-V生态的加速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的进一步增长,RISC-V也开始逐渐从物联市场走向高性能领域,下一步热门赛道将步入AI、车载、数据中心等领域。
近日,RISC-V产业中备受关注的2023 RISC-V中国峰会在京举行,吸引了众多业界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参加。会上,多家芯片设计公司发布新品,例如,北京开源芯片研究院则公布第二代“香山”(南湖)开源高性能RISC-V处理器内核等,性能已超过ARM A76;阿里平头哥发布了首个自研RISC-V AI平台,支持运行170余个主流AI模型;算能公布RISC-V CPU SG2042服务器集群,可以为下一代云计算、人工智能、数据分析提供支撑;奕斯伟计算发布国内首颗基于国产工艺平台的RISC-V车载微控制单元……11家企业发布了12项RISC-V新成果。
左起依次是:算能科技产品总监陆吉年,平头哥半导体生态副总裁杨静,奕斯伟计算高级副总裁、首席技术官何宁,沁恒微电子技术总监、瑞斯科研究院院长杨勇,芯来科技市场战略副总裁李珏(电子技术应用 现场拍摄)
左起依次是:Semidynamics 创始人兼CEO Roger Espasa、Andes晶心科技董事长暨执行长林志明、赛昉科技董事长兼CEO徐滔、SiFive产品营销高级经理林宗民(电子技术应用 现场拍摄)
RISC-V在哪些领域的应用潜能较大?
RISC-V架构是完全开源的,相比X86和ARM等主流指令集,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可定制性,使得RISC-V在AI和机器学习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
众多迹象看到,RISC-V已经进入到了高性能发展阶段,平头哥半导体生态副总裁杨静表示,主频在2GHz以上的很多的应用都可以用RISC-V做了。除了性能上的提高,有两点还值得关注:一是在高性能之上的软件配套,从应用接到硬件中间有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产业链上下游每一个环节的共同参与,才能更好地让RISC-V真正落到应用中去;二是要找准自己的生长点,找到爆发应用,ARM当年爆发在手机市场,而如今凭借RISC-V本身的灵活和可扩展性,发展起来的AI市场则有望带飞RISC-V,平头哥的Vector、 Matrix以及AI相关的部署工具都是为此准备的。如果RISC-V潜能在AI领域的充分释放,将在无孔不入的AI时代未来可期,平头哥将在提高RISC-V算力和加强AI能力的过程中进行持续投入。
奕斯伟计算高级副总裁、首席技术官何宁也表示,RISC-V在今后两三年的时间里可以发力的地方非常多,将不再仅局限于物联网应用为主。除了AI计算,车载芯片以及多媒体计算领域,如TV、机顶盒等多媒体处理相关的应用,未来会是RISC-V非常适合的场景。还有一些对于算力有要求但是又不太涉及生态软件的,如DPU,也会是很好的落地场景。
随着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技术的发展,车规级芯片的需求持续增加。RISC-V架构应用到车规级芯片上无疑为汽车行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并有望降低相关成本和复杂性。
芯来科技市场战略副总裁李珏表示,以往车载芯片主要基于ARM架构或欧洲一些芯片公司的私有架构,RISC-V的开放架构为国产车载芯片的研发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择面。汽车电子市场在内部也归结于边缘侧市场,需要前端实时性且算力比嵌入式大的场景,而RISC-V有定制方面的优势。相比ARM,RISC-V的定制能力较强,当前车载系统在软件和工具链方面仍然碎片化,导致应用程序适配问题。若底层指令集能支持统一标准,上层的AUTOSAR和软件开发就有可能利用RISC-V的标准场景做统一。因此,汽车电子有望成为RISC-V下一个爆发点。
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对高性能处理器的需求将不断增加,RISC-V处理器核的优势在于体系结构简单、功耗低、芯片兼容性强,在高性能计算领域有很大优势。何宁认为,PC和移动端的应用软件移植工程巨大,相对于PC,数据中心落地的速度会更快。因为私有云在中国越来越普遍的情况下,面向某个行业的应用,对于软件的所有权、数量等方面可控度比开放软件强很多。这种情况下进行软件的移植和适配,加上开源社区的贡献,反而可能更容易比PC、移动端更快落地。
算能科技产品总监陆吉年在分析了RISC-V在IoT受欢迎的原因之后,对数据中心也是充满信心。“IoT的丰富发展是来自于RISC-V在设计的时指令集是模块化的,而模块化应对碎片化的市场,可以通过1+1、1+2、1+3来解决问题,这是一个最优解。做MCU、CPU需要各种各样的工具链,维护各种各样的操作系统。RISC-V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环境,帮助解决这些问题。”陆吉年表示相信数据中心,“因为GPU太贵了,经过了30年的发展,很多技术都在迭代,降低成本、提高性能,但是GPU现在还是很贵。那么这个方向是对的吗?是不是有一些Vector与TPU结合的场景?现在看来可能是最大的机会。”
如何进一步推动RISC-V的产业化落地?
目前RISC-V在物联网、智能穿戴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已走向高性能领域。何宁认为,推动产业化落地的关键在于产品,产品落地了, RISC-V的计算架构自然也就落地了。何宁分享了三点体会:
一是内核能力要强。通过自己建设内核研发能力,并迅速转化成产品的竞争力,有利于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加快产品落地,反过来带动RISC-V的架构落地。
二是产品本身要有影响力。每一个立项的产品至少应该有潜力能够成为行业头部,这样的产品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能够带动RISC-V架构落地。
三是要实现生态的规模化推广,其应用的产品数量一定要多。奕斯伟计算的原则是:凡是能采用RISC-V架构的都采用。这样每年就会有很多颗产品同时产业化落地,采用RISC-V架构的比例就会越来越高,规模化效应很强。
何宁表示,奕斯伟前几年一直潜心于建立自己内核和产品的能力,不断完善产品线,最终积累了数十款RISC-V架构产品,在推动RISC-V生态落地上发挥自己的力量。
沁恒微电子是国内首批基于自研RISC-V内核构建芯片、共建生态并实现产业化的企业,也是RISC-V全球生态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峰会期间,沁恒带来自研并批量应用的青稞RISC-V系列芯片及应用方案,具备“3省3集”特色,即省电、省脚、省钱,集成 USB、集成蓝牙、集成以太网,让应用更省、让连接更便捷,助力RISC-V更快落地。
沁恒微电子技术总监、瑞斯科研究院院长杨勇也分享了公司在自己的小生态建设上的体会,沁恒在RISC-V和ARM芯片上一直是并行出货的,现在需求逐渐转向RISC-V。并且还提供了一个免费的集成开发环境MRS(MounRiver Studio) IDE,全系列RISC-V、Arm芯片产品,一手做芯片,一手做开发相关的周边,自研USB、蓝牙、以太网等主要接口技术,产品和开发生态建设双轮齐驱。
多家芯片巨头齐入局RISC-V
8月初,全球五大半导体大厂高通、恩智浦、博世、英飞凌和Nordic联合成立了一家公司,旨在通过支持下一代硬件开发来推动RISC-V在全球的应用。新公司位于德国,重点关注汽车芯片应用,并将扩展到移动通信和物联网。此举进一步表明汽车芯片市场开始全面拥抱RISC-V。
SiFive产品营销高级经理林宗民表示,这五家公司在表达一个态度,告诉大家RISC-V的这件事情是更可行的,而且更有选择性。
赛昉科技董事长兼CEO徐滔认为,这五家公司成立一个RISC-V合资企业做汽车电子芯片,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因为一个生态的形成一定要大公司推动,RISC-V从2015年发展到现在,热情主要在创业公司,大企业推动却甚少。此次五家大公司联合做RISC-V汽车芯片是非常高调的一次,对整个RISC-V生态系统是一个有力的推动,能够带动RISC-V在其他领域快速发展。今后,其他大企业入局RISC-V也不无可能。
Andes晶心科技董事长暨执行长林志明提到,这个RISC-V合资企业相关新闻稿里没有提到是否会采用其他公司的IP,这个公司未来是做芯片还是做IP还不得而知。
Semidynamics 创始人兼CEO Roger Espasa认为,五大企业联合成立RISC-V公司是一个好消息。五大企业自身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技术专长,有的是在功能安全性方面,有的是在其他方面。在之后的研发过程中肯定需要更多的IP,而有些IP买现成的会更加便利,希望他们未来继续从在场的这些公司购买IP。
多家芯片大厂的加入反映出对RISC-V开源技术的认可和投资,于整个产业生态而言,将会对进一步推动RISC-V的普及,并为半导体产业的创新带来更多机会。
变化与未来
回顾RISC-V产业近年来的发展与变化,徐滔认为最明显的一点是RISC-V走向高端了。对于两三年前就在谈的“三足鼎立”一词,他当时并不认同,因为RISC-V的诞生就是为了全方位的计算平台。而如今RISC-V原来A5系列的核已经不错了,现在A7系列,超过10的核已经很多。很多公司都已经发布基于RISC-V的高性能芯片,包括在数据中心和AI领域,Vantana、Texrant、Rivos等美国的初创企业也都是聚焦于数据中心的高性能计算。国内大量新的初创公司也获得了资金支持,专注于高性能计算。种种迹象表明,RISC-V走向高端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
林志明则是对当前半导体产业的现状表达了一些担忧,认为疫情之后眼前是有一点迷雾,这个迷雾来自于经济下滑和半导体行业周期波动,他表示:“北美经济去年下半年以后转差,全球知名大公司纷纷裁员,很多创业公司在融资方面产生了困难;另外,出乎大家的意料,2021年半导体的需求突然高涨,到2022突然转为下滑,现在大家都在调整库存。何时全面复苏,还有待时间考验,但是前程是看好的,半导体产业库存调整会有终结的一天,经济下行久了就会反转回来。因此,需要更多的投入把眼前的事情做好。"
林宗民回顾了今年5月底启动的全球 RISC-V 软件生态计划 “RISE”,这是一个整个半导体业者参与的计划组织。RISE成员将紧密协同合作,优化和拓展 RISC-V 基础软件及应用,推动 RISC-V 架构在不同操作系统上实现快速移植,缩短处理器从硬件研发到应用落地的时间,进而为 RISC-V 应用商业化提速。RISE发起者之一的谷歌已正式官宣,2024年Android的新版本将支持RISC-V架构,这也意味着RISC-V跨入主流应用最重要的部分。
Roger Espasa提到了ChatGPT, ChatGPT的爆发式出现引发人们对于计算能力的需求大大增加。在2016年-2017年,机器学习产生了一个大的爆发,如今ChatGPT又带来了计算需求方面大的爆发。大家都开始考虑如何利用ChatGPT解决自己的问题,通过利用RISC-V增加扩展,更好地利用ChatGPT带来的各种功能。
“RISC-V是从底部开始做起的,如今已经到了中高端,包括服务器,当然需要一定时间发展壮大。最终会进入到HPC、GPU,以至于全覆盖。”Roger Espasa对RISC-V的未来表现出了十足的信心。
从全球视野来看,国际大厂纷纷加入到RISC-V的队伍中,让“后来者”吃下“定心丸”;从国内来看,RISC-V一直被认为是本土芯片实现赶超的机遇,中国各界一直积极支持,促进RISC-V持续蓬勃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加,RISC-V有望在未来成为半导体领域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