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引用格式: 陈锋,谭津,王洁,等. 5G低时延高可靠场景传输可靠性性能评估[J]. 电子技术应用,2023,49(12):70-74.
英文引用格式: Chen Feng,Tan Jin,Wang Jie,et al. Transmission reliability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5G URLLC[J].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Technique,2023,49(12):70-74.
0 引言
5G应用划分为三大场景,分别为增强型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 and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海量机器类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mMTC)[1]。其中URLLC被业界广泛认为其可以应用于工业控制、工厂自动化、智能电网、车联网通信、远程手术等领域,期待典型业务需求是低时延和高可靠性[2-4]。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提供了多种URLLC业务以及需求,触觉交互业务和自动化控制业务需实现空口传输时延低于0.5 ms和1 ms,数据传输可靠性要达到10-5或者10-6的误码率[5]。5G系统复杂,各类参数选择和设计对系统性能影响较大,参数配置不合理将进一步影响各类业务的性能和用户感知,因此预先仿真评估对于通信系统的设计、规划和应用意义重大。
针对超可靠低时延目标的实现,目前主要研究集中在物理层优化和跨层分析两方面。文献[6]研究了可达速率和误码率的关系,通过带宽、功率和单用户不同时隙来分配URLLC资源;文献[7]提出基于调频重传方式,利用多用户分集提高可靠性增益;文献[8]利用接口分集技术提升URLLC可靠性,通过多种通信技术传输数据获得分级增益。
本文针对URLLC场景的可靠性进行评估,首先通过链路仿真探索几类系统参数和配置对可靠性的影响,选取较优的参数配。其次,通过系统仿真方法评估URLLC业务在不同参数配置下能否满足高可靠性的要求。仿真结果可帮助优化资源分配策略,验证和比较不同技术方案在实际场景中的效果,有效指导URLLC在实际应用中的参数配置。
本文详细内容请下载:https://www.chinaaet.com/resource/share/2000005809
作者信息:
陈锋1,谭津2,王洁2,马晓冬2
(1.中国人民解放军63896部队,河南 洛阳 471000;2.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所,北京 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