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引用格式: 张海燕,石喜玲,高丽珍,等. 基于可重构PRS的一维电子波束转向Fabry-Perot天线设计[J]. 电子技术应用,2024,50(9):52-58.
英文引用格式: Zhang Haiyan,Shi Xiling,Gao Lizhen,et al. Design of one-dimensional electronic beam-steering Fabry-Perot antenna based on reconfigurable PRS[J].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Technique,2024,50(9):52-58.
引言
随着无线通信系统的快速发展,现代天线研究正朝着多功能、高度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1]。一些传统天线仅具有固定的工作性能,已不能满足复杂的通信系统和多任务处理的需求。由于这一问题,多功能可重构天线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2-4]。早在1983年,Schaubert等人就提出了可重构天线的概念[5]。而波束可重构天线由于在移动卫星通信、军事战争等方面的应用需求愈发强烈,因此对波束可重构天线的研究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Fabry-Perot(F-P)谐振腔天线因其具有高增益、低剖面、馈电方式简单、低成本等特性而备受关注[6-11]。它通常由辐射馈源、接地板和部分反射表面(Partially Reflective Surface, PRS)三部分组成,从馈源发射出的电磁波在腔体内不断反射和传输,根据射线理论,当透射出PRS的射线全部同相时,可以增强辐射电场,从而获得高增益特性。除了高增益特性外,波束转向能力也是F-P天线的一个特别有用的特性。它可以提高系统容量和天线的利用效率,并扩大电磁辐射区域范围。因此,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波束转向的F-P谐振腔天线进行了一系列研究[12-15]。
目前,最常用的波束控制方式包括机械调控和电子控制技术。机械调控技术是指相对天线中心轴机械旋转PRS或将液态金属注入天线结构实现波束可重构。例如,2017年,Afzal等人[12]采用一对完全无源的超表面作为F-P谐振腔天线的PRS,它们围绕天线轴独立或同步旋转以改变天线近场的相位分布,使天线波束可以在一个大的锥形区域内(顶角为102°)转向任何方向。2020年,Yang等人[13]通过将液态金属注入PRS的特定区域来控制辐射模式。所设计天线波束可以在、中切换。采用机械方式实现波束调控,所设计的天线结构简单且不需要任何偏置网络,但机械方式较难快速而又准确地对波束实时进行调控。电子技术在提供快速切换和可重构性方面非常有效。2022年,悉尼大学Huang等人[14]设计了加载PIN二极管的可重构PRS,通过调节PRS上每列单元中二极管参数,获得了7种工作模式,天线波束在仰角平面上分别偏转0°、、。2022年,Zhang等人[15]提出了一种具有可重构散射波束的高增益F-P谐振腔天线。该天线利用加载在有源超表面上的变容二极管,实现了可调谐的散射波束。通过控制二极管电容,天线散射波束重构的角度域为-40°~40°。所设计的天线具有良好的动态散射特性和辐射性能,在雷达探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利用电子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波束可重构F-P谐振腔天线。首先设计了一种花瓣型单元结构,在单元中引入PIN二极管进行电子调谐,单元具有两种不同反射相位状态。其次,以该单元组成6×6阵列设计可重构PRS,将PRS结构划分为两个区域。通过控制两个区域内PIN二极管的开/关(ON/OFF)状态以改变口径面的相位分布,从而对波束进行调节。
本文详细内容请下载:
https://www.chinaaet.com/resource/share/2000006142
作者信息:
张海燕,石喜玲,高丽珍,赵俊梅
(中北大学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