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EDA与制造 > AET原创 > 从ISSCC看我国集成电路设计的进步

从ISSCC看我国集成电路设计的进步

2021-03-12
作者:毕晓东
来源:ChinaAET
关键词: ISSCC 集成电路

        ISSCC是“IEEE 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国际固态电路年度会议”的缩写,是世界学术界和企业界公认的集成电路设计领域最高级别会议,始于1953年的ISSCC,通常是各个时期国际上最尖端固态电路技术最先发表之地。由于ISSCC在国际学术、产业界受到极大关注,因此被称为集成电路行业的奥林匹克大会。

        ISSCC2021于今年2月13日到22日线上举行。本届会议共录用论文202篇,中国(大陆、香港、澳门)机构为第一单位的录用论文有23篇。其中清华大学6篇,北京大学4篇,电子科技大学3篇,浙江大学2篇,澳门大学2篇,华东电子工程研究所、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微电子所、南京低功耗技术研究院、百度公司各1篇。从技术领域来看,中国大陆论文占比较大的是射频、数据转换和机器学习。分别有5、3、3篇入选。

        ISSCC2020为“机器学习及人工智能”新成立了独立的技术小组分会,至此,ISSCC的技术分类达到12个分类,包括模拟设计(ANA)、电源管理(PM)、无线传输(WLS)、数据转换器(DC)、前瞻技术(TD)、射频技术(RF)、数字电路(DCT)、图像、 MEMS、医疗、显示(IMMD)、以及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ML)、存储(MEM)、有线传输(WLN)和数字系统(DAS)。

        随着我国集成电路领域的不断发展,学术研究水平也不断前进。过去6年,ISSCC会议录用论文中,来自中国内地机构的论文不断攀升,自2016年以来各年录用论文分别是2、2、5、9、15、21篇。

        2021年,国内入选的论文涵盖了10个技术分类,包括射频技术5篇、电源管理3篇、数据转换器3篇、无线传输3篇、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3篇、数字系统2篇、数字电路1篇、前瞻技术1篇、模拟设计1篇以及存储1篇。

        ISSCC2021射频领域共录用了22篇,分为四个分类,分别是高性能压控振荡器、太赫兹电路和前端、射频功放和前端技术、频率合成器。中国大陆今年有5篇入选,电子科技大学罗讯教授团队2篇,澳门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各1篇。

        数据转换器领域共录用了14篇文章,包括来自中国的3篇论文,分别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澳门大学。

        机器学习领域的13篇论文分为2个类别,从云到端的机器学习处理器、深度神经网络的存内计算。中国大陆有3篇入选,均来自清华大学。

        无线传输领域论文24篇,包括sub-6Ghz、毫米波、超宽带和太赫兹技术。中国大陆在毫米波领域共有3篇论文入选,分别来自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华东电子工程研究所。

        电源管理领域录取了18篇,分为DC-DC转换器和高压、GaN和无线充电两类。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各有1篇论文录用。

        存储领域共有16篇论文入选,分为存内计算、先进嵌入式存储、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和非易性存储4类,先进嵌入式存储有1篇来自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

        数字电路(DCT)、数字系统(DAS)各有1篇入选,分别来自南京低功耗芯片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和电子科技大学(可重构的AI处理器)。此外,数字系统(DAS)还有一篇来自百度的特邀论文(通用AI芯片昆仑)。 

      回顾过去几年ISSCC情况,我国被录用的论文数量不断攀升,或录取机构也不断增加,这也侧面反映了我国集成电路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研究步入国际领先水平。相信研究水平的提高一定会持续推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快速发展。


此内容为AET网站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