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EDA与制造 > AET原创 > 观点|本土EDA企业必须脱离对国产替代的依赖

观点|本土EDA企业必须脱离对国产替代的依赖

群策群力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之二
2025-01-05
来源:ICCAD组委会
关键词: 鸿芯微纳 ICCAD2024

  编者按:2024年12月11-12日,第三十届集成电路设计业展览会(ICCAD-Expo 2024)在上海举办。作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年度会议,来自产业链上下游的知名企业代表从不缺席,纷纷以此会议为平台发表行业观点和见解,通过观点的交锋和思想的碰撞,共同为促进中国电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近几年,国内大量的EDA初创企业诞生,但并不意味着做出一个本土工具,IC设计企业就一定会用,这也导致国产EDA企业面临着艰难发展的局面。

 王宇成.jpg

鸿芯微纳CTO、联合创始人王宇成博士

  最近,国产EDA行业谈的最多的话题是如何做出数字全流程工具。鸿芯微纳CTO、联合创始人王宇成表示,回看整个EDA工具产业的发展,无论是哪个工具流程都需要不断迭代,其整合过程都是比较缓慢的。

  因此,国内EDA行业也应当遵循产业发展逻辑,本土EDA企业当前应注重在点工具上的突破,而不能盲目追求大而全。先补强现有工具的不足,同时促进各本土EDA企业间的协作,最终在行业内能够形成一个完整且高效的工具链。

  当前,受到工艺进步及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客户使用的原有EDA工具与最新使用的工艺出现了匹配度问题,在EDA工具细节上的差别甚至会影响到10%-15%的PPA表现。

  王宇成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国内EDA工具必须脱离对国产替代的依赖,抓住“真正”的市场需求,更多地考虑如何支持本土工艺创新,那么本土EDA企业的设计工具才会成为“刚需”,这样自然带来收益的增长。

孙晓辉.jpg

芯行纪销售副总裁孙晓辉同样认为,中国本土EDA发展要想避免“路径依赖”,只做国产替代是行的,要走差异化路线,找到并解决客户的“痛点”,才能真正赢得最终的成功。

在市场竞争体系下,芯行纪选择了差异化的发展路径。孙晓辉指出,简单复制现有产品的模式无法支撑长远发展,芯行纪的研发方向主要是怎么解决行业痛点并提供效率赋能,特别是在AI和云计算的应用方面。


订阅网站文章尾图1.jpg

此内容为AET网站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