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瞭望2025全球6G技术发展趋势 6G目前还处在以研究为主的阶段,但在未来两年,6G将从技术研究走向实质性开发。业界已经达成共识,在2029年3月完成第一个版本的技术规范,因此6G的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几年前备受关注的使能技术经过了一定程度的培育和发展。 最新资讯 Li-Fi能否取代Wi-Fi? 多年前德国物理学家Harald Haas与其团队就创建了可将光源用于双向数据传输的Li-Fi技术,并在2011年TED Global全球大会上介绍了该技术。尽管目前该技术仍处于初期阶段,但却是未来不久最有可能取代Wi-Fi的连网明日之星。 光照上网技术(Light Fidelity,Li-Fi,又译做光传真、光保真)利用光的能量来传输数据,与使用无线电波建立无线连接的Wi-Fi无线传真(Wireless Fidelity)技术不同。通过光的传输,Li-Fi速度比Wi-Fi快了100倍。 发表于:9/19/2024 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eSIM设备出货量达到100万台 9 月 16 日消息,eSIM 作为智能可穿戴设备实现独立通信的关键连接方式之一,使智能可穿戴设备拥有成为第二智能独立终端的可能。 2024 年二季度,Canalys 智能可穿戴数据显示,美国市场成为腕表类智能可穿戴 eSIM 设备出货量最多的国家,eSIM 设备达到 190 万台,在 SIM 连接方式中占比 33.9%。中国市场仅次于美国,eSIM 设备出货量达到 100 万台,在连接方式中占比 10.8%。 但从品类占比来看,美国市场受到苹果的带动,eSIM 出货量主要来自智能手表,中国市场则有所不同,中国厂商的 eSIM 基础手表也为 eSIM 手表的出货增长再添动能。 发表于:9/18/2024 中国电信牵头发布业界首个50Gb/s前传光模块技术标准 中国电信牵头发布业界首个50Gb/s前传光模块技术标准 发表于:9/18/2024 紫光展锐与中国联通联合发布AI+5G+eSIM产业合作行动计划 紫光展锐与中国联通联合发布AI+5G+eSIM产业合作行动计划 发表于:9/18/2024 英国科学家研制出可增强6G卫星通信能力的超薄二维表面材料 9 月 18 日消息,超材料具有同类天然材料不具备的特性。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研究人员现开发出了一种新型、廉价、易于制造的超薄二维(2D)超表面材料,能对卫星最常用的电磁波进行操纵和转换,有望提升 6G 卫星在通信、高速数据传输和遥感方面的能力。相关论文已发表于新一期《通信工程》(IT之家附 DOI:10.1038/s44172-024-00266-5)。 发表于:9/18/2024 粒子群优化算法在无人分布式阵面的应用 机载雷达受限于载机平台,无法获得更大口径的阵面,而在无人机平台,可将雷达阵面化整为零,在有限阵元数条件下,采用稀布阵列可获得更大口径的阵面。然而稀布阵列造成方向图栅瓣和副瓣的抬高,需对稀布阵列进行优化,消除栅瓣、降低副瓣后方能使用。稀布阵列方向图优化是一个离散优化问题,将粒子群优化算法应用于无人分布式雷达的稀布阵列上,其算法原理简单,运行速度快,可调参数少,以较少的阵元数获得无栅瓣和低副瓣的方向图,从而提升无人分布式阵面的性能。 发表于:9/14/2024 一种机载询问机波束指向偏差修正算法 针对在一次雷达方位牵引条件下使用的机载敌我识别询问机,载机转弯段存在波束指向偏差大的问题,深入分析了误差来源并对误差影响程度进行了仿真分析,指出载机转弯时,若按照雷达的指示方位设置敌我识别询问机波束指向,波束不能够对准目标。提出了一种机载询问机的波束指向偏差修正算法,修正了敌我识别询问机波束指向并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修正算法能够使敌我识别询问机在载机转弯段维持高指向精度,促进了机载敌我识别/二次雷达系统的发展。 发表于:9/14/2024 基于多尺度显著性检测的SAR图像海岸线检测 SAR图像岸线检测是SAR近岸海洋目标检测的一项重要环节。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显著性检测的SAR图像海岸线检测方法,用以检测低对比度SAR图像的海岸线。首先将SAR图像依据尺度系数进行多尺度变换,然后对于每种尺度图像进行谱残差法显著性检测,得到一系列显著性子图;而后应用NSCT变换融合各显著子图得到最终显著图,将显著图代入到活动轮廓模型中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SAR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于传统方法,提升了对于低对比度图像的适应性,增强了抗噪性能。 发表于:9/14/2024 一种用于DOA估计的高精度同步多天线系统设计 信号波达方向估计(DOA)是确定信源或目标的关键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雷达、通信和导航等领域。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FPGA和多片AD9361的用于DOA估计的高精度同步多天线系统。该系统采用校准源反馈到各接收通道的硬件设计,结合FFT精确估计相位差,并利用迭代优化校准方式进行补偿,从而实现高精度同步。该系统具有高精度、高稳定、小型轻便的优势。经测试,该系统在100 MHz至1.25 GHz频带内能够快速收敛到±0.2°多通道相位误差,并能够在99.74%时间内保持稳定在该区间。相比于共用外部本振的同步方式,该设计简化本振系统设计,相位误差从±5°减小到±0.2°,且具有易实现、易拓展、实时性的优势。 发表于:9/14/2024 中国电信全球首次解决50G-PON部署关键技术问题 中国电信全球首次解决50G-PON部署关键技术问题 发表于:9/14/2024 «…3132333435363738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