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瞭望2025全球6G技术发展趋势 6G目前还处在以研究为主的阶段,但在未来两年,6G将从技术研究走向实质性开发。业界已经达成共识,在2029年3月完成第一个版本的技术规范,因此6G的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几年前备受关注的使能技术经过了一定程度的培育和发展。 最新资讯 华为将打造星地融合永不失联的通信网络 提前落地6G功能!余承东:华为将打造星地融合、永不失联的通信网络 发表于:9/4/2024 爱立信携手Telstra率先全球部署新一代RAN计算平台 爱立信携手Telstra,率先全球部署新一代RAN计算平台,共推移动连接技术发展 发表于:9/4/2024 中国移动创新提出5G-A无线融合新架构 5G-A技术发展迈上新台阶:中国移动创新提出5G-A无线融合新架构 发表于:9/4/2024 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核电运行数据服务研究 在核电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核电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至关重要。然而,现行统一数据平台存在子系统研发分散、外部接入复杂等问题,影响了开发和维护效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核电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实时数据服务管理机制,包括数据服务目录管理、多维标签及查询技术,以及面向核电场景的多源异构数据分发和调度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该平台能够提供统一、可视化、自助式、安全的实时数据服务。平台已成功应用于多个核电厂,支持21类服务和200个以上数据接口,有效满足了数字化应用的数据服务需求。该研究不仅为核电行业提供了实时、安全、高效的数据服务解决方案,也为其他工业领域的实时数据服务提供了参考。 发表于:9/3/2024 基于居民出行特征的职住地精细化识别 为了解决传统职住模型测算规则的单一性和局限性,降低各区域居民用户因作息规律差异或临时性变化而造成的职住地识别误差,创新性提出一种基于不同区域居民出行特征的职住地精细化识别方法。首先,采用“3 min切片”和“角度+驻留时间+连接次数”等多种方式对手机信令数据进行降噪提炼;然后,基于时空约束密度聚类进行驻留点识别分析;最后,根据各城市居民日常出行特征,通过引入加权驻留时长动态更新各城市区域居民用户职住地测算规则,进而精细化识别不同城市用户职住地分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涉及的过程均合理有效,且最终的职住地识别效果要明显优于传统单一职住模型测算规则,适用于同时批量处理多个区域职住地问题,尤其对因突发状况而产生作息时间变化的城市效果更为显著。 发表于:9/3/2024 基于数据到达间隔的网络大流检测方法 大流检测是网络监管中的重要任务。现有的检测方法主要围绕流的大小来进行筛选评判。然而,真实的大流往往与数量众多的老鼠流混合在一起,尤其是当路由器存储空间有限时,依靠所能记录下来的流大小信息通常不能准确实现大流检测。为此提出一种新的大流检测方法,该方法根据流的新旧及数据到达间隔来滤除老鼠流。实验显示该方法在有限的存储空间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检测准确性。 发表于:9/3/2024 基于区块链的敏感数据可信存储系统实现 针对敏感数据保密性和可靠性需求,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敏感数据可信存储技术,为敏感数据的安全存储和高效管理提供了一种创新性的解决方案。通过去中心化存储和不可篡改账本、区块链安全监管、链外数据可信接入、区块链共识机制等技术,永久记录网络或数据库的状态,有效防止入侵者数据窃取,实时监测数据库,保障数据的完整性。通过成功实现大幅提高并发容量的同时实现实时有效传输和处理数据,使系统具备适应复杂环境的通信能力,推动了敏感数据存储应用的发展,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和实际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发表于:9/3/2024 椭圆曲线标量乘高效方案设计 对于一些资源受限的应用场景而言,椭圆曲线密码算法的计算量还是比较大,这严重影响了网络的生命周期,需要对算法进行轻量化改进以减少资源消耗。标量乘运算是影响椭圆曲线密码算法执行效率的关键,针对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内存和处理特点,首先对其底层的域运算进行改进,提出了二进制域上的3-Karatsuba联合区块乘法算法、快速模约减算法、模平方及模逆算法,减少了域运算过程的基本运算和内存读写次数,最后基于Montgomery算法设计了GF(2m)上的标量乘快速实现方案。在8 bit AVR 微处理器上实验表明,完成一次GF(2163)域上的ECC点乘运算共需要5 160 991个时钟周期,时间消耗大约为0.70 s,改进后的方案在运算效率方面有一定优化。 发表于:9/3/2024 基于深度学习的智慧校园勒索病毒防御架构设计 智慧校园建设是现代高校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网络安全问题,尤其是勒索病毒攻击,对智慧校园的正常运作构成了严重威胁。传统的安全防护手段难以应对不断演变的勒索病毒,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自适应勒索病毒防御架构(Adaptive Ransomware Defense Architecture Based on Deep Learning,ARDAD),旨在提升智慧校园云平台的勒索病毒防御能力。ARDAD通过整合多层次防护、行为分析和动态响应等安全机制,实时监控网络、文件和服务器,并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识别和拦截勒索病毒,实现对智慧校园云平台的安全防护。 发表于:9/3/2024 基于威胁情报关联的APT攻击识别与溯源技术 网络空间对抗形态正变得更加复杂,其中掺杂了人工智能、躲避逃逸、情报收集、社会工程、地缘政治等多种因素。目前威胁情报IOC特征主要被用来识别受控主机以及C&C终端连接行为;另外通过关联拓展IOC进行黑客组织溯源。以全流量存储、回溯和全球APT威胁情报监测为数据基础,提出基于IOC拓展指标和TTP规则、模型关联的APT攻击识别和背景溯源方案,可以将传统的基于时间点的检测模式延伸到基于历史时间窗的检测模式,能够更加充分地应对APT的持续性和长期性,同时也成为APT组织背景溯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发表于:9/3/2024 «…3536373839404142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