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射频相关文章 60GHz 毫米波雷达如何为电视和显示器提供先进的检测功能 试想一下这个场景:每次电视开着却没有人观看。鉴于能源成本的不断上涨,如果电视能够在检测到无人观看后自行关闭,将会大有裨益。如果电视能够检测观看者座位的距离和方向,并利用这些信息来优化图像质量,同时还能把发出的声音对准观看者来提供出色的音频,这将大大增强观看者的体验。同理,如果显示器能检测到有人靠近并启动登录,这将会提供更快捷的服务。如果电视在播放特定节目时能检测室内人数,这将会为服务和内容的供应商提供更好的数据。如果显示器能了解用户何时离开工作区并立即自行注销,这将会加强安全流程。 发表于:10/28/2023 基于特征投影预处理抗主瓣干扰的改进算法 针对基于特征投影预处理后旁瓣干扰偏移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投影预处理和协方差矩阵修正重构的主瓣干扰抑制算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最大相关系数法确定特征投影矩阵,对接收数据进行预处理充分去除主瓣干扰,然后对主瓣干扰信号功率置零,重新构造旁瓣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进一步进行波束形成,方向图在偏移旁瓣干扰处形成较深的零陷。仿真实验表明,提出的方法在接收数据含有期望信号的条件下能够有效地抑制主瓣干扰和旁瓣干扰,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健性。 发表于:10/23/2023 利用RFID和NFC技术打造数字孪生,加速医疗业的数字化转型 为了提高协作和流程的效率,实现实时信息的准确获取,增强决策能力,甚至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医疗业不断加大数字孪生技术的占比,以收集、跟踪和分析有关医疗设备、药品和实验室样本等物理对象的数据。 发表于:10/15/2023 拨开迷雾,国产射频前端产业整装再出发 8月底,华为Mate 60 Pro搭载着一众国产芯片,重返具有竞争力的智能手机舞台,与紧随其后发布的苹果新一代iPhone系列,一同引爆了沉寂许久的智能手机市场。专业机构拆解显示,Mate 60系列手机除了主处理器麒麟9000s外,还采用了极高比例的国产芯片及零部件,尤其射频前端模组的国产化解决了5G的瓶颈问题,可以说,华为重回“5G”的背后,国产射频前端芯片厂商的努力至关重要。 发表于:10/8/2023 宽带高功率谐波雷达发射机的设计与实现 近年来雷达探测技术在各个领域发展取得了飞跃发展,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等方面,谐波雷达由于其非接触性、穿透性和便携性等优点而引发人们关注。为了提高发射机的探测距离分辨率和抗电磁干扰能力,提出了一种宽带高功率谐波雷达发射机的设计方案,对发射前端的功放、天线等关键器件给出了具体的设计过程。通过对谐波雷达发射前端系统的仿真与分析,实物制作与测试,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发表于:9/25/2023 频率和方向图可重构天线设计* 提出了一种可重构频率和方向图的微带贴片天线设计方案,其由带倒“Ω”形缝隙地板和辐射单元构成。改变加载在地板缝隙中心处的二极管的工作状态,可重构天线的局部结构和表面电流分布,从而实现天线工作频率和辐射方向图的重构。从仿真和测试结果来看,该设计可以实现单频和双频两种工作模式,具备良好的可重构性。当二极管导通时,该天线为单频工作模式,其谐振频点位于3 GHz,工作带宽可覆盖WIMAX主要频段;而当二极管截止时,天线处于双频工作模式,其谐振频点分别位于3 GHz和5.8 GHz处,工作频带可覆盖WIMAX和部分WILAN频段。此外,不同工作模式下,该天线的远场方向图也随之改变。 发表于:9/22/2023 单频段体表/体外双模式可穿戴天线设计* 设计了一款5.5 GHz频段基于超表面的宽带方向图分集天线,可应用于单频段体表/体外双通信模式。通过对超表面天线进行特征模分析,选择合适的定向和全向特征模式,修正超表面结构,抑制高次模,设计合适的馈电结构将其激励出来。最后仿真和测试的结果表明,端口1具有全向辐射特性,可用于体表通信模式;端口2具有定向辐射特性,可用于体外通信模式。天线两种模式的工作带宽为23.6%(4.98 GHz~6.25 GHz),带内隔离度高于30 dB。 发表于:9/22/2023 一种用于FOD检测系统的V波段波导缝隙阵列天线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跑道异物(Foreign Object Debris, FOD)检测系统的V波段波导缝隙阵列天线。所提出的阵列天线工作频带为74~79 GHz,阵面包含2 048个单元。天线采用多模波导缝隙阵列天线形式,并设计了波导功分网络,具有高增益、低剖面等优良特点。天线整体结构厚度10 mm以内,辐射效率50%以上。天线的实测结果表明,理论结果和测试结果吻合,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性。 发表于:9/22/2023 一种一分八微带扇形功分器的设计与实现 针对毫米波大功率雷达导引头接收机易烧毁的难题,设计了一种工作在Ka频段的毫米波微带一分八扇形功分器,用于毫米波接收前端来实现抗烧毁和低噪声的功能。该功分器结构紧凑,具有小型化、低插损、相位一致性好的优点。将该功分器、超低噪声低噪放、限幅器和与之对应的八路合成器整体应用于接收前端,突破了毫米波大功率导引头的发展瓶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表于:9/22/2023 一种L/C双频段盘锥和微带阵列的天线综合设计 设计了一种工作于L、C频段的复合天线,天线采用盘锥天线和微带阵列叠层复合设计。盘锥天线通过加载金属短路柱实现小型化和宽频化,在0.95~1.6 GHz辐射水平全向电磁波;微带天线采用2×2小型化阵列,在4.25~4.35 GHz实现高增益定向电磁波辐射。该复合天线内嵌安装于金属腔体内,腔体直径为200 mm,高度为26.5 mm,易与蒙皮共形,能够同时满足L频段多种数据链功能和C频段无线电测高功能需求,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发表于:9/22/2023 是德科技助力翱捷科技验证支持RedCap技术的5G芯片产品 是德科技(Keysight Technologies, Inc.)宣布助力翱捷科技(ASR)验证其支持最新3GPP Rel-17 RedCap规范的5G芯片产品,在RedCap协议栈上完成数据调用验证。 发表于:9/1/2023 SABIC推出全新LNP™ STAT-KON™改性料,助力推进ADAS雷达技术发展,提高出行安全性 全球多元化化工企业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宣布其用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特种材料产品线再添新成员,继续为车辆和行人的安全保驾护航。此次推出的两款新型LNP™ STAT-KON™改性料非常适用于ADAS雷达吸波器件,有望推动毫米波雷达的应用,大幅提高传感器的精度和传输范围。毫米波雷达能够针对远程物体提供可靠、高分辨率的信息,有助于提高驾驶安全性,助力自动驾驶应用的发展。 发表于:7/16/2023 矽典微ICL1112, ICL1122毫米波SoC发布,赋能低功耗和远距离检测应用 2023年7月11日,矽典微发布新一代智能毫米波传感器SoC ICL1112、ICL1122两款芯片。提升了超低功耗检测和极远探测能力,精准检测的同时易于安装。兼顾室内场景的人体生命存在感应,及室外场景的远距离测速测距场景。为感知层智能硬件厂商带来突破边界限制的能力,拓展产品应用空间。 发表于:7/13/2023 一种射频识别读写器接口协议测试系统的实现 分析了射频识别读写器接口协议测试技术的国内外现状与局限性,探讨了进一步研制读写器接口协议测试系统的必要性。论述了一种读写器接口协议测试系统,包括测试装置与软件设计、测试方法研究与设计,通过研究读写器接口协议测试方法,进一步完善了军用射频识别标准体系。通过研制读写器接口协议测试装置与软件,填补了军用射频识别读写器接口协议符合性测试领域的空白,为军用射频识别装备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提高了测试效率,并提升了符合性测试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发表于:7/11/2023 铌酸锂晶片间的太赫兹无线传能 太赫兹无线传能在空间应用具备潜力。介绍了现阶段主要的太赫兹产生和接收方法,针对太赫兹波可以在亚波长铌酸锂晶片间的无线传输的现象,分析了利用片上微结构增强晶片表面倏逝场的可能,从而能够增加片间太赫兹无线传能的距离,为太赫兹无线能量传能的应用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方案。 发表于:7/11/2023 «…34567891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