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52年前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52年前的今天,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探索宇宙奥秘的序幕由此拉开。仰望星空,北斗环绕,嫦娥奔月,神舟飞天!我们从未停止探索浩瀚宇宙的脚步!今天中国航天日,#一人一句祝福中国航天#!致敬中国航天人! 最新视频 【视频】基于单片机的声音测距声控小车展示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对于科技产品人性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是否可以将语音定位、声音识别、避障、避崖结合一体呢?文主要介绍一款基于ADuC7026单片机的语音识别和声音定位小车。在详细介绍了小车的硬件结构、模块分配以及各个模块的原理和功能指标后,分三个模块分别介绍具体功能以及使用前景。最后,介绍了单片机软件程序以及程序的流程。 发表于:2011/6/21 【视频】基于ADSP-BF533的魔幻相机的设计 本项目设计了一种高度集成化的微小型机器视觉系统——魔幻相机。系统通过对CMOS摄像头快速采集的图像进行处理,采用改进算法进行二值化处理后再基于图像灰度期望值为阈值进行头像提取,然后利用改进的基于灰度图像的镜像对称性度量算法对采集的图像灰度值分布进行对称性计算,最后通过人眼状态分析辅助判断出质量最优的照片。将图像的采集、处理与通信功能集成于系统中,实现无人值守操作,功能算法的可扩展性可满足多种视觉模式的应用需求。 发表于:2011/6/21 【视频】基于DSP技术的交流伺服运动控制系统展示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交流调速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交流伺服系统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控制方法和调速手段得以应用于实际的控制系统中,使得现代伺服系统朝着小型化,智能化,高速高精度的方向发展,本文旨在为普通的交流异步电机开发一套伺服系统。交流感应电机因其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维护方便,并且通过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可具备良好的静、动态性能,因而在高性能伺服驱动系统中广泛应用。伺服驱动系统需要快速的动态响应,良好的抗干扰能力以及对参数变化具有鲁棒性,而影响这些因素的关键之一就是位置/速度传感器。所以,电机无位置/速度传感器控制己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 本文以ADI公司的BF506 EZ-KIT为核心,采用转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FOC)理论,以及扩展的卡尔曼滤波(EKF)算法,设计了一种基于DSP的传感器伺服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硬件主要由交流异步电动机、控制单元(DSP芯片及其外围电路)、无线控制单元、光电隔离单元、功率驱动单元、IGBT模块单元、接口通讯及显示单元组成。本方案设计的伺服系统软件由位置环、速度环和电流环组成,在异步电机矢量控制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控制系统的速度环及电流环,以实现闭环控制。如果在电机系统中加入速度、位置传感器,不但增加了系统的成本和安装的困难,而且降低了系统的机械鲁棒性,阻碍了电机向高速化、小型化的发展,因此,无传感器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发表于:2011/6/21 【视频】基于动态光谱法的血红蛋白检测系统展示 贫血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血红蛋白含量是评价人群贫血患者率和铁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在临床上诊断中有着很广的应用价值。本设计根据动态光谱理论,借助ADSP-BF506F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采用调制解调的方法获取多个波长的光电脉搏波。对获取的光电脉搏波滤波,利用频域分析的方法提取脉搏波基波分量,实现血红蛋白的检测。系统软硬件的设计基本完成,为血红蛋白无创检测进入临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系统可以利用到血糖的无创检测上。 发表于:2011/6/21 【视频】激光书写LED点阵显示屏展示 本项目设计一个智能的超低成本LED点阵显示屏。该显示屏是由微控制器、LED点阵、以及开关多路器、电源管理芯片等相应的元器件组成的独立系统。显示屏可以在不借助任何外部传感器的情况下由外部激光笔进行远距离书写,并且智能地识别出激光笔的命令,完成相应显示功能如:划亮、清屏、擦除、反显、对象拖移、帧储存等。项目基于标准LED在特定状态下的光伏特性,充分利用ADI芯片高速、高精度的特点,通过反电动势检测法对其光伏特性进行检测,使得普通廉价的单个LED同时具有发光和光检测功能,然后构成阵列,使之成为能由激光笔指挥控制的智能显示屏。 发表于:2011/6/21 【视频】导航路径投影仪展示 本项目通过改进导航系统的人机交互方式研发了一种新的导航产品Smart Guider,不同于传统的步行导航仪器需要手持设备实时观测,Smart Guider提供一种全新的导航体验,采用声控命令确定目的地,在需要导航指导的时候自动将路线标识在地面进行投影,为步行者提供正确的路线。另外提供丰富的扩展接口,为今后地图库的升级和维护提供了便利。 发表于:2011/6/21 【视频】带振动触觉反馈的三维体感人机交互系统展示 本项目利用加速度传感器,振动电机及USB与上位机的通信构建了一个带振动触觉反馈的人体动作测试的三维人机交互系统。该系统由四组相同的驱动模块、一组数据接收模块和中央处理模块构成。测试模块包括射频通信,加速度传感器和振动电机可置于人体四肢(肘或膝关节的纵向两侧),用于提供人体动作信息和触觉震动反馈信息。基于嵌入式处理器的中央处理模块与测试驱动模块之间利用无线方式进行数据通讯。该中央处理单元收集由4个加速度传感器传输的人体动作数据,通过对接收数据的处理完成对人体动作的识别,并结合特定的虚拟场景(多媒体图形画面)反馈不同的触觉振动信息,构建一个基于体感的人机交互系统。中央处理单元可提供与PC机或电视机的接口,从而实现包括游戏娱乐和教育等在内的多种应用系统。 发表于:2011/6/21 【视频】基于MEMS加速度传感器的 “超越时空的紫禁城”“角色”控制展示 借鉴于任天堂Wii、微软XBOX 360、Sony Playstation3等实时互动性游戏的成功经验,我们基于ADI的MEMS加速度传感器 ADXL345BCCZ-RL制作“超越时空的紫禁城”控制器,对“角色”进行实时操作。以基于ARM7内核的ADuC7026微控制器由无线模块读取绑定于用户身上的加速度传感器中的加速度信息,经过相关算法处理,还原出用户的动作,建立虚拟动作追踪人体模型,并将其转换成对“角色”的控制信息,推入等待发送的堆栈中,利用ADuC7026模拟出PS-2协议传送给PC机,达到控制“角色”的目的。此系统得到的虚拟动作追踪人体模型稍加修改即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实时互动游戏、虚拟空间体验等,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发表于:2011/6/21 【视频】基于BF512F的可穿戴式远程生理监护系统展示 为实现监护室中医生同时对多个患者生理信息的远程实时监护,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因特网的可穿戴式远程生理监护系统。该系统分为患者端和医生端。患者端采用以BF512F为处理核心的生理信息检测电路提取和处理相关信号,通过无线传输到患者上位机进行分析和显示;并通过因特网将数据实时发送至远程医生监控端显示、存储。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穿戴方便、可靠性较高和应用前景较广阔等优点。 发表于:2011/6/21 【视频】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多生理参数监护系统展示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便携式生理参数测量系统。系统主要测量体温、脉搏和肌电信号三种生理参数,其传感器分别为DS18B20,PVDF压电薄膜和一次性心电电极。无线传输模块选用ADI公司的ADF7020,本案中测量有效距离为150m。无线传感模块中的微处理器选用ADI生产的ADuC7026。上位机用VC++6.0编程。本系统可实现对病人“一点对多点”的实时监护,并为每个病人提供了数据库,以记录其生理参数,为以后的治疗提供指导。本系统有一定的实用意义,可以用在敬老院或医护服务站等,便于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看护。 发表于:2011/6/21 «…71727374757677787980…»